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任务。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本研贯通制度设计,正是锚定基础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领域进行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旨在促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对于本研贯通该如何实施,学界和社会有不同反应。主要分歧在于本研贯通可能导致学习者的学缘结构单一,不利于拓展求学和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的广度、深度,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本意。
在笔者看来,以本科为起点将有志者荟集,进行长学制设计,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熟悉学科专业环境、易深化持续学习等优势。但不必讳言,从青年学生成长的规律来看,其也确实存在挑战和不确定性。当下,广大高校有必要对本研贯通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思考,扬长避短,发挥其更大效用。
扬长:合理缩短培养年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的本、硕、博分段培养模式,每个阶段都包含了知识学习、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等环节,课程设置、研究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分段化的学习不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使得学生难以深入触及科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也是越来越多高校青睐以本研贯通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原因。
当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本研贯通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统筹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建立选拔、培养方案,制定并实施考核、分流、评价、管理等机制,以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方式打通本研升学渠道,构建本研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实习实践体系,优化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过程,从而构建更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合理缩短培养年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多维度剖析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可以发现:从学位层次上看,我国高校的本研贯通培养模式主要分为“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和“本博直读”三种模式。其中,高校更多采用的是本硕连读和本博直读模式。从学习年限上看,高校一般采用“3+X”模式,其中“3”为本科学习年限,“X”为硕士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本硕连读的总学习年限一般为6年,本博连读的总学习年限一般为8年,培养周期比传统分段式培养短。从机制保障上看,高校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投入了大量资源,小班化、导师制、书院制、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国际交流等机制都被运用到培养过程中。
避短:体现个性化、促进学科交叉与跨校贯通
目前,一些高校的本研贯通培养过程主要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一是同质化程度高。通过分析多所高校的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笔者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受政策文件、培养环境、利益平衡、社会认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自主发挥空间不足有关。
二是学科交叉性弱。尽管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高校也一直试图通过学分制、项目制等机制促进本研贯通培养中的学科交叉,但在一级学科建院的体制下,学科和学院的壁垒很难被打破。一些参加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和基础学科教育后,还是要进入专业学院继续学习。此外,本研转段时,学生跨学科选择研究生专业也存在一定的壁垒。例如,学生选择本专业直升可以不用测试,而选择跨专业升学则需要额外进行选拔测试。
三是个性化培养难体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加需要因材施教、多元评价。然而目前,不少高校本研贯通培养模式中的评价考核体系仍存在大而全的问题,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难以得到保障。一些高校为学生配备了专门的导师,但有些导师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深入了解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是跨校贯通培养存在阻碍。有研究发现,学术流动越频繁,学术生产力越高。但目前,跨校贯通培养的机制仍在探索阶段,多数本研贯通培养模式下的学生仅能在本校升学,而长期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学术训练和培养容易导致学缘关系单一,进而衍生学术“近亲繁殖”现象。
调整:动态实施培养方案以适应学生成长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究竟该如何调整本研贯通培养的思路?在笔者看来,和此前高校较为常用的“本硕博贯通”提法侧重培养方案设计上的衔接相比,渐渐取而代之的“本研贯通”提法更具多样性、多元性、灵活性,可以包容不同类型、路径和交叉空间的存在。从总体上看,拔尖创新人才的本研贯通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包括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学科交叉,加强国际交流,确保办学自主权以及融合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坚持因材施教,塑造个性化培养路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可陷于狭义“精英化”的教育观念,而是要更加强调高端创新人才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理念。一方面,高校应当下力气研究如何发现学生的天赋潜质,从选拔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上进行变革,消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当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努力做到“一人一策”。本研贯通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志向和兴趣存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可能,高校的培养方案需要兼具动态调整性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此外,高校应当激励导师参与,充分发挥学业导师的引导作用,并且实施多课题组实习机制,使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的学科方向,在更为广阔的学术共同体环境中成长。
注重学科交叉,构建创新的协同生态。一是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与研究。高校可以在本研贯通培养过程中设置宽口径、多学科的学习条件,设计多个学习节点和阶段,提供不同环境、国家、区域、学科的学习交流空间和机会,在看似紧密的本研贯通设计中嵌入多次多段与其他学缘、学术共同体进行衔接或接受不同类型学术体验的机会,从而促成学缘结构的实际性改善。二是在转段阶段鼓励学生跨学科选择专业。例如,复旦大学强基计划学生已可以跨大学科门类选择专业,历史学专业学生可以申请高端芯片、国家安全等领域的专业,化学专业学生可以选择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哲学专业。三是打破学院、学校间的壁垒。高校可以建立人才培养试验区,构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的科教融汇机制,通过学科交叉相关研究培养学科交叉人才。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共建“协和医班”,学生本科注册前者学籍,通过推免直博进入后者学习。
加强国际交流,拓展能力的核心要素。拔尖创新人才是未来的领军人才,高校必须瞄准国际前沿,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交流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研贯通培养过程中,高校应把国际交流作为学生的必修项进行设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换生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等,让学生接触不同文化背景与学术氛围,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视野。例如,东南大学为每名强基计划学生在本科阶段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的机会,博士阶段则全额资助每名学生赴海外联合培养一年,本、硕、博阶段至少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各一次。
融合多元主体,营造发展的保障环境。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研贯通需要高校、政府、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当在培养方案设计、资源投入、教学科研、学科交叉、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与保障,如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投入,完善本研贯通相关政策和制度,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允许学生跨校贯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充分调动国家实验室体系、高水平科技企业等主体参与拔尖创新人才本研贯通培养的能动性。
(作者马永红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杜鹏程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科技自强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研究” [VIA230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马永红 杜鹏程
声明:此信息来源于各事业或部门主管单位所公开信息,因考试时间,考试政策等相关信息有一定时效性,最终请以官方公布的最新公告为主,同时我们也会及时同步相关信息,若涉及版权或错误信息,请反馈本站予以更改或删除。
中国自考网:建议开通SVIP超级会员更划算,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正版自考网课除外)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自考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中国自考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自考网 » 扬长避短 最大程度发挥本研贯通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