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重点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0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810 北京、1904 简】
经济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政治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
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真题演练
【1704 单】1840 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解析】以 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真题演练
【1810 单】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A
【解析】1840 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第 5 页 共 14 页
康雍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乾隆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主要表现在:
(1)在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营私舞弊、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2)在经济上,各级官吏和地主兼并土地,无地少地农民日益增多;地租、赋税、苛捐杂税、徭役加重,广大农民生活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万马齐喑。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02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
(一)思想上:文艺复兴思想启蒙。
(二)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先后确立。
(三)经济上,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四)对外关系上,把侵略目标瞄向中国。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03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单选 1】
(一)军事侵略—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 签订不平等条约
(1)1840 年英国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不平等条约有: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2)1856 年,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858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1860 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
1860 年清政府与俄国先后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
(3)1884 年中法战争爆发,签订不平等条约有:1885 年签订《中法新约》。
(4)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有: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5)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有:1901,清政府与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 侵占领土
①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
②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③1887 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④1858 年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占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⑤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俄国割占乌苏里江以东 40 多余万平方公里领土。
⑥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 勒索赔款
- 屠杀人民:①甲午战争:1894 年 11 月,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②1900 年俄国入侵东北: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 抢劫财富,破坏中华文明: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真题演练
【1810、1410 单】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B
【解析】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真题演练
【1804 单】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答案】C
【解析】A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B 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C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D 1858 年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占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二)政治控制
- 控制中国内政:《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直接对清政府发号施令,驻京公使成清政府太上皇。
- 操纵中国外交:军事侵略伴随外交讹诈并行,取得利益之后“一体均沾”。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 享有领事裁判权
1843 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1844 年中美《望厦条约》:美国扩大了领事裁判权。
- 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英国人赫德自 1863 年任总税务司,直到1908 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 40 余年。
- 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列强迫使清政府做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他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 扶植和收买代理人
①1861 年慈禧在列强支持下发动“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或“祺祥政变”),奕䜣掌握总理衙门。
②《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中国推行“保全”政策,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
(三)经济掠夺
-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1842 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5 口为通商口岸。(顺口溜:广福厦上宁波)
1860 年《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 对华倾销商品
- 对华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710 北京)
-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①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②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并以关税、盐税担保;
③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1845 年英国丽如银行(东方银行)成为在华开美好明天内部资料办第一家银行;
④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⑤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四)文化渗透
- 宗教渗透和侵略。
-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①教会在华创办较早外文期刊是:《中国丛报》和《北华捷报》(后改名《字林西报》)。
②基督教在华设立最大出版机构是:英国人李提摩太创办的广学会,发行《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
- 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真题演练
【1804 单】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中国从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答案】D
【解析】英国人李提摩太创办的广学会,发行《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高频考点小结
第 7 页 共 14 页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第 8 页 共 14 页
条约总结篇
1.“五亿(议)港元”——《南京条约》
“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顺口溜:“广福厦上宁波”);
“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
“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
“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 2100 万元。
2.“公开行贿”——《天津条约》
“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3.“天天赔酒(九)”——《北京条约》。
第一个“天”指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第二个“天”指增开天津为商埠;
“赔”指增加了大量赔款;
“酒(九)”指割九龙公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两口(子)分工”——《马关条约》。
“两”指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
“口”指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联想记忆法:“天堂牌杀虫剂”);
“分”即分割,指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工”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5.“兵民禁赌”——《辛丑条约》。
“兵”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民”指把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
“禁”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
“赌”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白银 4.5 亿两。
04 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简答】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6.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关键词: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自然经济–资本主义–不平衡–人民)
(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但自身也有了很大变化,开始投资与新式工商业,成为资本家。
2.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4.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1504、1510 简】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答案】(1)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
(2)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于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大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于纺织、面粉、采矿、铁路等行业,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3)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4)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05 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1604 简、1610 论 31、1704 简、1710 单】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都是这种情况。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三是当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期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2)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节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06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的斗争【单选 2】
鸦片战争——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
1841 年 5 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 103 个乡的群众,与英国展开激烈争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太平军重创外国侵略者:
①1862 年 5 月击毙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
②1862 年 6 月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
③1862 年 9 月击伤“常胜军”统领华尔(不久死去)。
④1863 年 1 月打死“常捷军”统领勒伯勒东。
台湾人民反侵略斗争:
①1867 年击毙美国海军副舰长马肯基。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②1874 年痛击日本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领的侵略军。
③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总兵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抗击日本侵略者。
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斗争:
①1900 年,在廊坊和杨村阻击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的侵略军。
②在天津,攻打老龙头火车站和紫竹林租界。
③在东北抗击沙俄侵略军。
真题演练
【1504、1604、1804 单】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 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答案】A
【解析】1841 年 5 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 103 个乡的群众,与英国展开激烈争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考点】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①1841 年 2 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虎门战死。
②1842 年 6 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战死。
③1842 年 7 月副都统海龄在镇江战死。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1859.6 英法进攻大沽炮台,提督史容椿、乐善(蒙古族)战死。
在中法战争中:
①1884 年 10 月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率军击退法军在台湾进攻。
②1885 年 3 月冯子材率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整个战局。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
1 左宝贵战死平壤。
2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牺牲。
3 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卫战斗中牺牲。
07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单选 3】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高潮:
①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旅大租地条约》《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强租旅顺和大连,将东北变成势力范围。
②德国:1898 年 3 月强租胶州湾,将山东划为势力范围。
4 美国:1899 年 9-11 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真题演练
【1410、1504、1510 单】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国
D.德国
【答案】A
【解析】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美国于 1889 年 9 月至 11 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
【考点】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9 世纪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图谋未能实现原因:①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和相互制约。②最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侵略斗争。
真题演练
【1710 论 31】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1)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和相互制约。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图谋,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矛盾、冲突,甚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列强经过协商,暂缓瓜分中国,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制华”。
(2)最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侵略者,使其不敢为所欲为的瓜分中国。这一点连侵略者也承认。
【考点】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08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1840-1919)【1810 简】
最根本原因:社会制度腐败。
重要原因:经济技术落后。
真题演练
【1610、1504 单】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制度腐败
B.经济技术落后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答案】A
【解析】自 1840 年至 1919 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真题演练
【1810 简】旧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答案】(1)自 1840 年 1919 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2)社会制度的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甚于防寇”,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失败。
(3)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工业技术落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必然导致被动挨打。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 民族意识的觉醒【单选 4】
1.“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
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 年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
②魏源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843 年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美好明天内部资料想。
③早期维新思想:马建忠、王韬、郑观应、薛福成为代表。
真题演练
【1704、1804 单】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
【解析】1843 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真题演练
【1510 单 2】1843 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答案】B
【解析】A 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1843 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正确选项。C 1898 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D.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
①1895 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
②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
真题演练
【1604 单 3】1898 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振兴中华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答案】D
【解析】1898 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A.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提出;B. 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高频考点小结
章节小结
本章总结
客观题【单选】:
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410、 1804、1810】。
2.人民群众的反侵略的斗争【1504、1604、1804】。
3.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1504、1510】。
4.民族意识的觉醒【1510、1604、1704、1804】。
主观题【简答、论述】:
1.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特点【1810 北京、1904 简】 。
2.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3.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504、1510 简】。
4.近代中国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1604、1704 简、1610 论】。
5.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1710 论】。
6.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1810 简】。
中国自考网:建议开通SVIP超级会员更划算,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正版自考网课除外)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自考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中国自考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自考网 »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重点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