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上重点复习资料(大学语文)
一、《寡人之于国也》 ★★★
- 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 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 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的论辩方法,以比喻说理,运用排偶句。
- 4. 《孟子》共 7 篇,认为是孟子与学生共同编著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注释】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凶:发生灾难。
加:更。
曳:拖着。
兵:兵器。
走:跑,这里指逃跑。
直:仅,只。
是:此,这。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数(cù):细密。
罟(gǔ):网。
胜: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衣:yì穿
彘(zhì):猪
谨:谨慎从事
庠(xíang)序:乡学名称
申:重复
悌:友爱兄弟
颁:通“斑”
然:这样
不王者:不以仁政统治天下
检:约束
涂:通“途”
莩(pǐao):饿死的人
罪:归罪于
岁:一年的农事收成
斯:这样
中心论点:“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思想主题:
本文具体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出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并在一 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
- 文章结构:
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三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等语句收束,环环相扣,突出中心线索。使文章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
- 论证方法:
(1)本文说理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①先抑后扬: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 。
②循循善诱:在打消梁惠王科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
(2)孟子善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①本文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②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做比喻,来褐露统治者把“涂有策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真题解析
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
- 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 小恩小惠不是王道
- 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 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
【答案】A
【解析】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
- 孔子
- 孟子
- 老子
- 庄子
【答案】B
【解析】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下列《寡人之于国也》语句中,被用作比喻的是( )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以五十步笑百步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答案】B
【解析】本文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做比喻,来褐露统治者把“涂有策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措施是( )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D
【解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个讲的是要发扬“孝”,所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秋水》★★
-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 主张顺应自然,倡导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他蔑视富贵利禄,拒绝和统治者合作,一生清贫。
- 庄子文章笔调恣肆,辞藻瑰丽,想象力丰富。多采用寓言形式,浪漫色彩典型。
- 《庄子》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相传是庄子自著,“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是他的门人及后学所作。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注释】
时:按时
涘:水边
渚:水中的洲岛
辩:通“辨”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为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旋:转,转变
莫己若:没人比得上自己
我之谓:说的就是我。
殆:危险
长:长久、永远
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
大方:大道
虚:通“墟”,居住的地方
笃:拘限
曲士:见识浅陋的人
丑:鄙陋
尾闾:神话中泄水之地
已:停止
虚:虚空
自多:自我夸耀
比:并列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壘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奚以:何以
罍空:蚁穴
稊(tí)米:小米
太(tài)仓:粮仓
号:称
处:居、占
卒:尽
毫末:毫毛的末梢
所连:连续统治
任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 中心论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 分论点: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的限制。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空间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时间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教育
- 论证特点:
(1)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说理,阐明观点。
(2)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3)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4)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
(5)大量排比句和反诘句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真题演练
《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喻意是( )
-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的限制
-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的限制
- 人的认识受时间的限制
- 人的认识受空间的限制
【答案】C
【解析】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时间。
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 )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答案】BC
【解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空间。
《谏逐客书》 ★★
- 李斯,秦代著名政治家。
-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
- 著作主要有《谏逐客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和《自罪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疆,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疆。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 rǎng 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疆大之名也。
【注释】
窃:私自
过:错误
疆:强
施:[yì]延,延续。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 er,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说:通“悦”
駃騠:jué tí,骏马名
傅玑之珥:耳饰。
阿缟:é ɡǎo,指古代织物、一种细软的薄缯。
搏髀【bì]:拍着大腿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就:成就,完成
业诸侯:使诸侯成就功业
赍【jī】盗粮:送给强盗粮食
- 中心论点:
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 文章结构:
(1)在奏疏中,李斯开门见山地提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
(2)随即通过历叙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都是借重客卿致富强而成霸业的历史事实,征实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强盛;
(3)接着又通过铺陈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都来自别的诸侯国,面独独要驱逐客卿,说明这种“重物轻人”的作为是不符合要统一天下的大政方针的;
(4)最后则从理论上阐明纳客方能不断强大、逐客就是损己助敌的利害关系,回应开头,完足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主旨。
- 论证方法:
(1)抓住秦王想尽快吞井六国、一统天下的最大欲望。把每个层次的着眼点和收束点,都集中到这一根本利害关系上,从而击中了要害,打动了秦王的心,这是奏疏能说服秦王的关键。
(2)铺陈张扬,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话。奏疏第二第三段泼墨最多,主要是摆事实讲道理,先以大量秦王熟识之典型而切近的事实诱导,然后用简洁切要的结语点拨,论据充分,点拨警策,从而收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
(3)正反对比,利害对举,论证切中腠理。奏疏每段的论证过程,都是从正与反、利与害两个方面展开,交织着昔与今、物与人、纳与逐、利与害、损与益、强与亡等多重鲜明对比,从面把纳客之利、逐客之害阐发得十分透辟有力。
(4)大量采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词采纷呈,笔力雄健,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韵律和感染力、说服力。
《过秦论》★★★
- 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文帝虽赞赏他的博学,但多次上书未被采纳。任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骑马摔死,他悲泣自责,忧闷而死。
- 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五十八篇,赋七篇。其文见于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
第一段:秦孝公打江山
秦孝公据崤(xiáo)函之固,拥雍 yōng 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注释】
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
连衡: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
斗诸侯:使诸侯自相争斗。
第二段:巩固江山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没:通“殁”,死。
因:动词,沿袭。
膏腴(gāo yú):指土地肥沃。
要害之郡:指政治、经济、军事非常重要的地区。
爱:吝惜,吝啬。
致:招致,招纳。
合从:与秦“连横”之策相对,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四君:指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魏信陵君魏无忌。
约,结。
离,使离散。衡,通“横”。 兼,兼并、统一。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亡:丢失,丢掉。 镞[zú]:箭头。
制:制裁,制服。 弊:通“敝”,困敝、疲敝。
第三段:秦始皇统一六国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第四段:起义频出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蹑足行伍(háng wǔ ):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
阡陌(qiān mò ), 本是田间小道,这里代指民间。
赢粮而景从: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
第五段:总结主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及:动词,赶得上,追得上。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 中心旨意:
秦帝国速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这一中心论点,与孔子的“仁爱”理念,孟子的“仁政”理想,是一脉相承的。
- 文章结构:
第一段:秦孝公打下了稳固的江山
第二段: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破六国策略
第三段: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六国
第四段:秦始皇去世,余威仍在,但起义兴起
第五段:秦国没,点明原因:不施仁政
- 论证特点:
(1)全文铺陈史实,只于最后一句点明主旨,并无逻辑推演,但意理自明。
这是因为秦帝国因暴政而速亡的历史事实十分突出,只要把超强而速崩的实情予以充分张扬,“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不施行仁政,是强势进攻还是颓势挨打的局势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的结论,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典型例证。
(2)通过强烈的对比反衬来透析意理,是本文的主要表达方法。 文中的对比反衬是双层的:
①第一层是六国与秦国、六国与陈涉的对比,以强大的六国却被秦国“不战而屈”来反衬秦国的更加强大,以六国的强大对比陈涉的“弱小疲敞”来反衬陈涉的微不足道;
②陈涉与秦国的对比,比六国微弱得不值一提的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竟然能“天下云合响应”,“豪俊并起”,一举灭掉了比六国还要强大的秦国。多层反差极大的对比反衬,将“攻守之势”的“异”彰显得十分鲜明,于是秦帝国“仁义不施”而速亡的教训,就被鞭辟得更加精深警策了。
(3)胸有成竹,感情充沛,纵横驰骋,文笔扬厉,造成了本文滔滔滚滚的恢宏气势;而骈赋体式的漫润,洋洋酒洒的铺陈手法,重重叠叠的排比句式,又使这恢宏气势不仅具有朗朗上口的畅达。而且富合一唱三叹的韵味。
《五代史伶官传序》★★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
-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在散文、诗词方面成就高。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 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知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注释】
原:推究,推本求源。
牢:祭祀用的牲畜
告:祷告。
方:当……时
系:捆绑
组:绳索
函:用匣子装
仇雠:仇敌
抑:或,还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本:推究
自:源自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忧劳:忧患勤劳。
逸豫:逍遥游乐
举:全、尽
积于忽微:从细微小事逐渐积累起来。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 中心论点: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 文章结构
第一段:点名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第二段: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
第三段:用名言论据来证明后唐庄宗亡国的教训
最后两段:行文目的
- 论证特点:
(1)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
(2)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3)文章笔力雄健而有气势,行文跌宕顿挫,表达情见乎辞,篇幅虽然短小,却是一篇搏兔而用全力之作。
真题解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满招损,谦得益”
【答案】A
【解析】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下列《五代史伶官传序》具体论断中,可以全面概括后唐庄宗事迹的是( )
- 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
- 祸患常积于忽微
- 智勇多困于所溺
【答案】D
【解析】后唐庄宗得天下时靠的是智勇,在位期间沉缅于声色,重用伶人、宦官,衰败的时候数十个伶人就令他身死国灭,符合“智勇多困于所溺”。
中国自考网:建议开通SVIP超级会员更划算,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正版自考网课除外)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自考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中国自考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自考网 » 议论文上重点复习资料(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