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论毅力》★★★
-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
- 中国近代思想界主要代表人,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人,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
- 背景“百日维新”失败, 很多人丧失了对革命的信心。
- 本文选自《饮冰室文集》。
【原文】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数十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 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注释】
莽然:广大众多的样子
要:概括地推究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迭乘:交替呈现
及:等到
骤:很快地
猝:突然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之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 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殆:大概是
蹇:跛足,引申为艰难
遭逢:遭遇
庸讵:岂,怎么
判:分开、区别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数:规律
- 中心论点:
本文论述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并强调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 论证方法:
(1)正反对比说理。
本文从人生必遇顺逆两境、顺逆两境可以相互转化、贵在坚持三方面进行论证,自始至终运用了正 反对举的论证方法:作者把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止与进等多方面比照,把毅力的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
(2)层递和比喻论证。
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 层递句式及其作用:
(1)作用:增强了说理的逻辑性,使得道理深入浅出。
(2)例子:
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真题演练
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 这里描述了哪几种不同毅力的人?
- 作者描述这几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答案】
(1)五种不同毅力的人,分别是:志力薄弱之士、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和至强之人。
(2)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的道理
(3)修辞手法:层递;论证方法:比较法
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
- 演绎法
- 归纳法
- 类比法
- 对比法
【答案】D
【解析】本文从人生必遇顺逆两境、顺逆两境可以相互转化、贵在坚持三方面进行论证,自始至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论证方法:作者把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止与进等多方面比照,把毅力的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几句话被凝缩成的一个成语是( )
- 劳而无功
- 功亏一篑
- 事倍功半
- 半途而废
【答案】B
【解析】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功亏一篑。
七、《容忍与自由》★★
- 胡适, 宣扬民主、科学,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写作,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 著有《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文章。著作有《尝试集》《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等。
【例 1】——引用《王制》
我十七岁的时候曾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我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所以发出那样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我在那时候当然没有梦想到说这话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1923)会很热心的给《西游记》作两万字的考证!我在那时候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个小孩子在二三十年后还时时留心搜求可以考证《封神榜》的作者的材料!我在那时候也完全没有想想《王制》那句话的历史意义。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的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 由了。
【例 2】——高尔文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碍、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和约翰·高尔文等人起来革新宗教……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高尔文……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活烧死。高尔文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那么他的意见还会错吗?……上帝自己的话,还会错吗?为上帝的光荣作战,还会错吗?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这是宗教自由史给我们的教训: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 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例 3】——陈独秀
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同样的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而容忍总是很稀有的。我试举一个死了的老朋友的故事作例子。四十多年前我曾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我说:……独秀在《新青年》上答我道:……我当时就觉得这是很武断的态度。现在四十多年之后,我还忘不了陈独秀这一句话,我还觉得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 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 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 文章结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1)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2)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
(3)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三个层次逐层深入。
- 论证特点:
(1)层层递进,从个人经验说到宗教史,再说到政治思想,视野广阔,体现出容忍是一种普适理念。
人性上的普遍“喜同恶异”,心理上的总觉得自己“不会错”,政治上的经常标榜绝对之是”,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难能可贵。而不承认“绝对之是”的存在,则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性观念基础之上的明智态度。
(2)善于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
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都具有十分鲜明而强劲的启示力和说服力。
(3)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 极具亲和力。 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出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
真题演练
《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社会理念是( )
- 一分为二
- 和而不同
- 言论自由
- 党同伐异
【答案】B
【解析】人性上的普遍“喜同恶异”,心理上的总觉得自己“不会错”,政治上的经常标榜绝对之是”,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难能可贵。而不承认“绝对之是”的存在,则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性观念基础之上的明智态度。
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 )
- 年轻气盛
- 狂妄自大
- 喜同恶异
- 愚昧无知
【答案】B
【解析】人性上的普遍“喜同恶异”,心理上的总觉得自己“不会错”,政治上的经常标榜绝对之是”,充分显示出容忍度量的难能可贵。
八、《咬文嚼字》★★★
- 朱光潜,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 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文学》《谈美书简》。
【摘选】
郭沫若《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番话不免噜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他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从前做诗文的人都依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下乘。……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文的精炼与吻合, 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中心论点: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这是一篇文艺专论,论述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 文章结构: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郭沫若修改一句台词的具体实例引发出“炼字”的话题,并就此例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理由。第二部分,作者为通常被视为贬义的“咬文嚼字”一词翻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部分从运用文字的谨严精神进一步提出文学创作的普遍道理:“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从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1)先讲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指出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
(2)再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指出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则必须照顾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
- 论证方法:
(1)归纳论证方法,往往先说结论,再广征博引,列举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的大量实例,凿凿有据,且能将抽象的概念或陌生的道理讲得有如日常生活经验浅显易懂,读来生动隽永。
(2)作者还注意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文艺现象,探及事物的内因和本原,使文章显得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真题演练
《咬文嚼字》中,月轮的“晕外霞光”的喻意是( )
- 文章的思想内涵
- 文章的言外之意
- 文字的直指意义
- 文字的联想意义
【答案】D
【解析】月轮的“晕外霞光”的喻意是文字的联想意义。
《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 )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D.“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
【答案】B
【解析】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中,运用心理学“套板反应”原理来说明的道理是( )
- 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
- 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 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 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答案】D
【解析】运用心理学“套板反应”原理来说明的道理是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九、《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 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1950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在哲学上,早期为新实在论者,20 世纪初提出逻辑原子主义和中元一元论学说。
- 在数学上,“罗素悖论”曾对 20 世纪的数学基础发生过重大影响。
- 在教育上,主张自由教育。主张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
- 在政治上,反对侵略战争,倡导和平主义。
怀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乃是人类的通病。要想避免这种通病,并不需要超人的天才,下面提供的几项简单原则,虽然不能保证你不犯任何错误,却可以保证你避免一些可笑的错误。如果一个问题但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话,就请您亲自观察一番。
【例 1】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这种错误,他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办法很简单。他只消请他的夫人把嘴张开亲自数一数就行了。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原因是他自以力是。……
【例 2】我自己就以为刺猬好吃油虫,理由无非是我听人这么讲过;但是如果我真的要动手写一部介绍刺猬习性的著作,我就不应该妄下断语,除非我亲自看见一只刺猬享用这种并不可口的美餐。……
【例 3】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著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当中谁也没有觉得,既然自己从未见过任何麒麟和火蛇,那就必须避免武断。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
【例 1】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例 2】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最激烈的争论是关于双方都提不出充分证据的那些问题的争论。迫害见于神学领域而不见于数学领域,因为数学问题是知识问题,而神学问题则仅是见解问题。摆脱某些武断看法的一种好办法就是设法了解一下与你所在的社会圈子不同的人们所持有的种种看法。如果你无法外出旅行,也要设法和一些持不同见解的人们有些交往,或者阅读一种和你政见不同的报纸。如果这些人和这种报纸在你看来是疯狂的、乖张的,甚至是可恶的,那么你不应该忘记在人家看来你也是这样。双方的这种看法可能都是对的,但不可能都是错的。这样想一下,应该能够慎重一些。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例 1】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想弄确实你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证据。我自己有时就因为进行这种想象性的对话而真的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即令没有改变原来的看法,也常常因为认识到假想的论敌有可能满有道理而变得不那么自以为是。对于那些容易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尤宜提防。【例 1】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这个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但是,自尊心却使大多数人都看不到这一点。不管我们属于世界上哪个国家,我们大家总是认为我们自己的民族比所有其他民族都优越。由于我们无法和人类之外的智者辩论清楚,所以要处理这个人之作为人的自高自大的问题就更加困难了。就我所知,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 中心旨意: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 文章结构:
(1)要避免愚蠢的见识,首先要找到造成这种愚蠢的原因。
文章认为,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
①由于自以为是,有些原本不难弄明白的问题因不去深究而造成常识性的错误。
②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于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带着傲慢与偏见去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就难免产生愚蠢的见解。
(2)文章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避免愚蠢见解的方法。
①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②听取不同意见。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兼听则明”这一层意思,作者还提出了“心理想象力”,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③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字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 论证特点:
(1)逻辑层次清晰,论述周密严谨。作者将一个关涉哲学认识论的大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侃侃而谈。
(2)第二人称与第一人称并用,使文章形成了“你”“我”之间面对面谈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
(3)大量使用“如果”开头的句式,采用“也许”“说不定”等等虚拟语,体现出作者谨慎的作风和谦和态度。
真题演练
下列《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提到的愚蠢见识中,与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关的是( )
- 麒麟和火蛇是真实存在的
- 刺猬好吃油虫
- 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
- 男性特别优越
【答案】C
【解析】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这种错误,他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办法很简单。
下列《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所提到的生物中,只见于传说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是( )
- 油虫
- 麒麟
- 狐狸
- 水母
【答案】B
【解析】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著作家谈起麒麟和火蛇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当中谁也没有觉得,既然自己从未见过任何麒麟和火蛇,那就必须避免武断。
《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
议论文写作提纲范本★★★
标题:……(核心问题、措施方法)
中心论点:……(开门见山、间接引出)
分论点 1:……(论据 1、2、3+论证方法)
分论点 2:……(论据 1、2、3 +论证方法)
分论点 3:……(论据 1、2、3 +论证方法)
结论 : ……归纳全文,注意点题。
真题解析
【2019 年 04 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人工智能已经出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机器人与棋手对奔并大获全胜,护理机器人在医院看护病人,无人驾驶汽车奔驰在公路…..面对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有人乐观地认为,人类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纪元:有人却悲观地感叹,这将导致人类自我生存能力的退化。针对这一现象,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歇外,文体不限。
例文
题目:
围棋高手李世石惨败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转瞬间创作优美华章,护理机器人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人工智能不断在各个领域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可面对这个方兴未艾的新事物,人们在享受生活 之华丽转型、机器之轻松便捷的同时,对人工智能的日益强大也产生了恐慌——人工智能是否会导 致机器人像删除垃圾邮件一样“删除”人类?
是的,正如霍金预言:“全面化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随着人工智能日益渗透我们的生活,人类社会面临着生存竞争、伦理困境等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然而,冷静想一想,AI 其实本质上与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科技相差无几,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快捷方便,我们为何要对 AI 的到来感到恐慌?私以为,面对人工智能全面化的大势之趋,我们理应勇立潮头,迎战 AI 洪流。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无可比拟的学习速度,不知疲倦的高能运作,面面俱到的系统分析,以及庞大繁杂的数据体系,势必会占据了人类相当比重的生存空间,机器人种种优势人类也难以企及,但是,AI 的诞生不是为了消灭、打败人类,而是要让人类不断突破自我,寻找新的可能。在几十年前,我们谁能想到如今的互联网科技能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样地,我们也无法否认未来在 AI 时代我们的生活会再次被改变。拒绝 AI 更是对更美好未来的拒绝,唯有与 AI 同行,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我们才能迎来更好的时代。
其实,哪一次技术革命没有没有给人类带来红利?——蒸汽机的创造,使人类从农业手工业时代进入了工业社会;电动机的诞生,使人类从工业社会跨入了“电气时代”,而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更是翻开了自动化、信息化时代的篇章。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解放。人类以惊世骇俗的创造力与超乎想象的决心意 志排除万难,刷新高度,又有什么理由被 AI 的洪流击倒呢?是的,无论是哪个时代,“被替代”的隐患始终存在,但也恰恰是这些隐患与挑战,筛选着、鞭策着人们。成也挑战,败也挑战,关键在于当洪流袭来,你是否有勇立潮头,发现机遇的勇气。正如王鼎钧所言,“时代像筛子,筛得多数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我相信,那些自甘堕落,向人工智能俯首称臣的人只会在社会中逐渐淡去,唯有那勇立潮头的少数人才能提升自我,在 AI 洪 流中暗藏的机遇中大放异彩。 人工智能之大势已成定局,然人类未来之命运犹未可知。面对 AI 洪流,是消沉,还是迎战?由 君定夺。
真题解析
【2019 年 10 月】41. 这些年很多 “热”在流行,如国学热、电商热、网红热、抢红包热、跨界热、养生热、健身热、广场舞······有些“热”经久不衰,有些“热”转瞬即逝。针对这一现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导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中国自考网:建议开通SVIP超级会员更划算,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正版自考网课除外)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自考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中国自考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自考网 » 议论文下重点复习资料(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