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与社会角色重点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主讲:蒙蒙老师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出题情况
本章核心考点提炼
选择题高频考点
1.社会化的类型:
基本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2.社会化的有关理论(弗洛伊德、库利和米德、科尔伯格)
3.社会化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大众传媒)
4.社会角色的分类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主观题高频考点
- 社会化的内涵【1610 简】
- 继续社会化的必要性
- 互联网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1804 简】
- 社会角色的内涵
- 社会角色扮演的三个阶段【1704 简】
- 社会角色失调的情况【1604 简/1904 简/2008 简】
知识地图—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01 社会化概述 ★
(一)社会化的内涵【1604 简】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社会化的内涵可
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二是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三是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成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二)社会化的内容
从广义上说,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文化遗产,都是社会化的内容。
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基本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 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方面。
社会化的内容,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有着不同的状况,这是社会化个性差异的重要表现。
02 社会化的类型 ★★★
(一)基本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基本社会化的任务:①生理性成熟。②社会性成年。
基本社会化的特殊表现形式:预期社会化,即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储备过程。
预期社会化的表现:职业学校教育、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等;
(二)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简答】
- 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都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社会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打下基础,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和要求,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因而,一个人如果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可能被社会淘汰。
- 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面对个人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
- 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
继续社会化的特殊表现:发展社会化,这是一种为适应生活的变化、承担起新的角色而主动学习与调适的过程。成人教育是一种常见的发展社会化过程。
(三)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
再社会化的类型:①主动再社会化;②强制性再社会化。
(四)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社会化从教化方向上可以分为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 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 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现代社会中反向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真题回顾
【2020 年 8 月】职业学校教育属于( )。
A.继续社会化过程
B.重新社会化过程
C.基本社会化过程
D.二级社会化过程
【答案】C
【解析】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它的特殊表现形式是预期社会化,即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职业学校教育就属于这一社会化过程。
【考点】什么是社会化
【2017.10】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A.反向社会化
B.重新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答案】B
【解析】再社会化也可称为重新社会化。
【考点】社会化的类型
【2017.04】“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称为( )
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答案】D
【解析】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考点】社会化的类型
03 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形成主要基于一个人的早期社会化。
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
超我是对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是对人格的审查、意识和社会监控。
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能够解释感觉得来的信息,也能够找到既现实又可接受的方法来满足生物上的需要。(自我要在超我和本我之间发挥着中介和平衡的作用)
(二)库利和米德的自我理论
1、库利的“镜中我”
“镜中之我” ——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
基于我们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2、米德的自我理论
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和“客我”。
“主我”是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
“客我”是个人所想象的一套组织化的他人的态度,反映了法律、道德和共同体对个人的规范和期待,是自我的“社会”部分。
在米德看来,没有“客我”就不可能产生有秩序的社会互动;没有“主我”,社会互动也变得呆板单调而缺乏创造性的潜能。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和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孩子们在世界各地所有的文化中所接受的道德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人们对于道德判断的不同,主要是他们的成熟水平不同。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真题回顾
【2020 年 08 月】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 )。
A.三个阶段
B.四个阶段
C.五个阶段
D.六个阶段
【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①前常规水平:服从与惩罚阶段、相对功利主义阶段。②常规水平:好孩子阶段、法律秩序阶段。③后常规水平:社会契约合法性阶段、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考点】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2019 年 04 月】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这个观点来自于( )。
A.库利
B.米德
C.科尔伯格
D.弗洛伊德
【答案】D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库利的理论集中于他的“镜中之我”概念。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和“客我”。 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他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考点】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2014.10】关于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的观点是()。
A.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B.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C.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D.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答案】D
【解析】米德将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库利“镜中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2017.04】在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米德的理论认为
A.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B.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C.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D.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答案】A
【解析】B—库利;C—科尔伯格;D—弗洛伊德
知识地图—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04 生物因素 ——
(一)涵义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人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
特殊遗传素质。
(二)主要表现
有异于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
组织特殊的大脑。
语言活动。
05 环境因素 ★★★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条件可能影响人格,如寒冷地区的人们比较强悍,热带地区的人们比较温顺懒散。但这里主要谈社会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
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它是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有: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一)家庭
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人生伊始,如果没有家庭的作用,个体的求生过程就难以同文化环境高度统一。
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是由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
其一,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奠基时期;
其二,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
其三,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
其四,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
(二)学校
学校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社会化环境因素。
学校教给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在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具有培养教育作用,而且还起着一定的筛选作用。
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
(三)伙伴群体
伙伴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一般以年龄性别职业志趣等为构成条件。因此,其对社会化的影响也有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
二是在无意中社会化。
三是伙伴群体基本上按照自己的兴趣社会化。
(四)工作单位
在任何社会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要生活要发展,就得工作,并且,其生活的大量时间是在工作单位度过的,因而,工作单位也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工作单位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五)社区
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社会化的各个方面。
(六)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化环境因素。
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大众传媒的利弊得失:一是对文化规范的影响;二是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三是对学习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真题回顾
【2016.10】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包括( )。
A.家庭
B.学校
C.大众传媒
D.伙伴群体
E.社区
【答案】ABCDE
【解析】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它是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
06 互联网 ——
互联网,是指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信息系统,英文名字叫 Internet。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
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1804 简答】
正面影响:
其一,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其二,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其三,有助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
其四,“虚拟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负面影响:
- 网络环境形成角色不清和角色中断的后果,造成精神失控。
- 网络法制不健全,导致网络犯罪大众化,损坏青少年身心健康。
- 网络文化冲突带来心理困惑和行为障碍,虚拟人机交往导致实体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少。
07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通常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积累是一个以教化和互动为前提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的过程。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内化能力将愈来愈强。
实现社会化目标的途径:【论述】
(1)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模仿的榜样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模仿的过程也只有在实践中展开。
(2)角色扮演:是亲自实践的具体化,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发展。
(3)知识积累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是把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把感性的知识加工成理性方面的知识的过程。
社会实践是社会化的根本环节。
真题回顾
【2019 年 04 月】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被称为( )。
A.社会角色
B.社会期待
C.角色期望
D.角色实践
【答案】A
【解析】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考点】社会角色——社会角色的概念
知识地图—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08 社会角色的概念
★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具体说,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简答】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09 社会角色的类型 ★★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根据人们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二)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三)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真题回顾
【2019 年 10 月】根据角色规范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划分为( )。
A.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B.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C.群体角色与个人角色
D.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答案】A
【解析】
社会角色的分类主要包括:
(1)根据人们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2)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3)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2016.10】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
A.先赋角色
B.开放性角色
C.首要角色
D.表现性角色
【答案】A
【解析】根据人们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10 社会角色的扮演
★ (一)涵义: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二)任何一个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角色承担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理解
角色实践——角色承担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1 社会角色的失调 ★
每个个体都处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扮演角色的过程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有时会出现角色差距,有时会产生矛盾,有时会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1604 简】:
- 角色紧张——个人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手足无措。
- 角色冲突——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 角色不清——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
- 角色中断——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 角色失败——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的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败现象。
知识地图—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12 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
社会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社会化的培养还需要把握好尺度,防止出现过度社会化或社会化不足。
1.过度社会化:指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过了个人社会化标准的畸形社会现象。它过早造成幼体思维方式成人化,行为方式社会化,人际交往功利化。
2.社会化不足:指社会化程度过低或者过慢,低于其所处年龄阶段所要求水平的社会现象,它造成个体缺乏基本的自律能力,不能建立起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不利于个体健康成长与正常社会化。
13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一切属性,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审美能力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14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 ★
(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条件。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2)推进人的发展,既要加快经济发展,迅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又要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现代化,是当今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本章小结
本章核心考点提炼
选择题高频考点
1.社会化的类型:
基本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2.社会化的有关理论(弗洛伊德、库利和米德、科尔伯格)
3.社会化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大众传媒)
4.社会角色的分类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主观题高频考点
- 社会化的内涵【1610 简】
- 继续社会化的必要性
- 互联网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1804 简】
- 社会角色的内涵
- 社会角色扮演的三个阶段【1704 简】
- 社会角色失调的情况【1604 简/1904 简/2008 简】
中国自考网:建议开通SVIP超级会员更划算,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正版自考网课除外)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自考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中国自考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自考网 »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重点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