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文化重点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

社会与文化重点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出题情况

本章核心考点提炼

选择题高频考点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1.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类型:关系性、实体性、规范性。
  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地采用了社会建设概念。
  3. 人口的两重属性人口的数量、质量
  4. 自然资源的涵义和类型。
  5. 环境的的功能: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启迪。
  6. 文化结构:文化特质(最小)、文化集丛、文化模式。
  7. 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采集(文化杂交)。
  8. 文化多样性:文化震惊、主文化和亚文化、文化相对主义(合理)与文化中心主义(倾向)。
  9. 文化自觉——费孝通。

主观题高频考点

  1. 社会的特征【1710】。
  2. 试述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内涵【1804 论】
  3. 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810】
  4. 简述中国的人口问题。【1910】
  5. 环境的功能
  6. 文化的特征
  7. 邪教与宗教的区别
  8. 文化自觉的意义与内容【1804 论】

知识地图—社会与文化

01 社会的涵义与特征 ★★

(一)社会的涵义

社会是人们在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社会的特征【1704 简答】

1、社会以人为主体。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真题回顾

【2018 年 04 月】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 )。

A.社会

B.人口

C.环境

D.社会结构

【答案】A

【解析】社会是人们在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考点】社会的涵义与特征

02 社会结构概念与类型 ★★

(一)社会结构概念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二)社会结构的类型

1、关系性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结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相互关系组合,这种相互关系是社会结构的本质。在关系性社会结构中,地位和角色是社会结构的基础。

2、实体性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结构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这是社会结构的现象层面,经常被我们称为“社会”。

3、规范性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结构中的各种实体同时作为社会规范而存在着。

真题回顾

【2016.10】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A.实体性社会结构

B.关系性社会结构

C.规范性社会结构

D.整体性社会结构

【答案】A

【解析】实体性社会结构: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关系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相互关系组合;规范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实体同时作为社会规范而存在。

【考点】社会结构概念与类型

03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

(一)社会建设

1、社会建设的概念 社会建设就是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

2、新时代的社会建设内涵【1810 论:含义+意义】 社会学家孙本文于 1935 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中界定了社会建设这一概念“以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地采用了社会建设概念。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社会主义建设得到更全面、更完善的的体现。

3、联系实际阐述社会建设的意义。

(1)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一方面,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需要通过加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社会管理,认真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另一方面,公平正义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2)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应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社会管理

1、社会管理的概念

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 作为一种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在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和本质属性是稳定的

主体多样性

手段:制度和道德建设。

目标:维系社会秩序和化解社会矛盾。

作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更加公平合理的配置。

真题回顾

【2017.04】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称为

A.社会建设

B.社会管理

C.社会治理

D.社会整合

【答案】B

【解析】社会建设是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

知识地图—社会与文化

04 人口 ★★★

(一)人口的概念

 人口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构成社会的中心要素。)

人口具有两重属性

自然属性-生物特征。

社会属性-①生命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②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中进行的。

(二)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1、人口的数量 人口数量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的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

人口规模

2、人口的质量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三)人口问题

真题回顾

【2016.10】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A.人口素质

B.人口规模

C.人口结构

D.人口分布

【答案】B

【解析】人口数量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指人口规模。

【考点】人口

05 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分为: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2、特点:有限性、无限性、系统性、不均匀性。

(二)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拥有的自然资源总是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 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真题回顾

【2018.04】自然资源的特征有()

A.有限性

B.无限性

C.发展性

D.系统性

E.不均匀性

【答案】ABDE

【解析】自然资源的特征有有限性、无限性、系统性和不均匀性。

【考点】自然资源

06 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二)环境的功能

1、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

2、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

3、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

4、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三)环境的利用与保护: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问题。

07 文化概念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首先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1936 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在《文化论》中推进了泰勒文化定义的表述,说:“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理解的。”文化不仅包括人的观念形态和人造出来的器物,还包括社会组织。马林诺斯基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的是指“已改造了的环境”,精神的是指“已变更了的人类有机体”。

(二)文化的特征

1、创造性

2、习得性

3、共享性

4、累积性

5、特殊性与共性

真题回顾

2020.08】西方学者中首先给文化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 )。

A.马林诺斯基

B.理查德·利基

C.麦克法兰

D.爱德华·泰勒

【答案】D

【解析】西方学者中首先给文化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 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时指出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和社会成员习得的能力等的总体。

【考点】什么是文化

08 文化结构★

(一)文化特质

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 所谓最小单位,是指它可以单独地发挥一项功能,是一个最小的功能单位。例如:茶杯可以用来喝茶,弓可以用来射箭,马车可以用来载物乘人,所以茶杯、弓、马车就可以看做文化特质;而做弓的弓弦、做茶杯的陶土、马车的轮子是不能看作文化特质的。

(二)文化集丛

 功能上互相整合,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化集丛

 例如:茶文化集丛(日本的茶道)、酒文化集丛

(三)文化模式

 文化模式是指有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 例如:中国文化模式、日本文化模式。

真题回顾

2017 年 4 月/1910 年 10 月】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A.文化集丛

B.文化模式

C.文化特质

D.文化产业

【答案】C

【解析】文化集丛是由一组文化特质组成的,文化模式则是由文化集丛组成,所以最小的单位是文化特质。

【2017.10】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 )。

A.文化集丛

B.文化模式

C.文化市场

D.文化产业

【答案】A

【解析】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文化模式是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所以 A 正确。

【考点】文化结构

09 文化规范体系 ★★★

一、习俗

习俗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人们因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形成的生活式样,以及人们之间互相沟通形成的价值观、语言、行为规范等,被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习俗。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习俗的作用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关系不大的习俗的作用是中性的。

二、道德

道德是由习俗演化而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之间互相联系和依赖性增强,社会对人的行为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就有了对某种社会行为作善恶、是非、公正偏私、勇敢怯懦等价值判断的需要,以便给予赞扬和鼓励或者谴责和处罚,于是有了道德观念和规范。

三、法律

 法律是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1. 公正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强制性——违法必究。

法律的功能

  1. 惩罚功能
  2. 威慑功能
  3. 教育功能

四、宗教

 宗教从本质上说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歪曲反映。

邪教与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简答】

  1. 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
  1. 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做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
  1. 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爱人,以残忍的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

10 文化交流 ★★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文化交流是从文

化传播开始的,没有文化传播,就不可能有文化交流。

(一)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二)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三)文化采借

文化采借,又称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

文化的过程。文化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外来文化中有一部分被采借,其余部分被排斥。

真题回顾

2017 年 10 月/2020 年 10 月】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杂交即

A.文化融合

B.文化传播

C.文化冲突

D.文化采借

【答案】D

【解析】文化杂交即文化采借,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考点】文化交流

2017.04】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称为

A.文化融合

B.文化传播

C.文化磨合

D.文化杂交

【答案】B

【解析】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文化传播,文化冲突和文化采借。文化传播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称;文化采借又称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和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11 文化多样性

(一)文化震惊

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 理上的震撼。文化震惊是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

(二)主文化和亚文化

主文化:又称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是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三)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民族的。

文化相对主义: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比较和评价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相对的价值,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真题回顾

2016.10】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A.文化冲突

B.文化边际

C.文化震惊

D.文化排斥

【答案】C

【解析】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是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

2017.04】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民族的,这种现象称为

A.文化中心主义

B.文化霸权主义

C.文化绝对主义

D.文化相对主义

【答案】A

【解析】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每种文化都有其相对的价值,他们之间没有高低优劣好坏之分。

12 文化自觉 ★

(一)什么是文化自觉

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提出的。1990 年 12 月,费孝通赴日本参加“东亚社会国际研讨会”,做了题为《人的研究在中国》的讲话。在会议结束时,他瞻望人类学和世界人类社会的前景写下“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997 年 1 月初,费孝通在北京大学的发言中首次提出了“文 化自觉”概念。

(二)文化自觉的内容

1、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2、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

3、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

真题回顾

2018.04 论述】试述文化自觉的意义和内容。

1.文化自觉的意义:

(1)文化自觉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美好明天内部资料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2)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的使命是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放眼世界,了解和认识世界上他人的文化,学会处理解决文化接触的问题。

(3)当代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提高文化自觉性,增强文化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已显得尤为迫切。

(4)是否重视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文化进步,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协调、稳定地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能否持续的后劲。

2.文化自觉的内容

(1)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2)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

(3)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

本章总结

本章核心考点提炼

选择题高频考点

  1.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类型:关系性、实体性、规范性。
  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地采用了社会建设概念。
  3. 人口的两重属性人口的数量、质量
  4. 自然资源的涵义和类型。
  5. 环境的的功能: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启迪。
  6. 文化结构:文化特质(最小)、文化集丛、文化模式。
  7. 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采集(文化杂交)。
  8. 文化多样性:文化震惊、主文化和亚文化、文化相对主义(合理)与文化中心主义(倾向)。
  9. 文化自觉——费孝通。

主观题高频考点

  1. 社会的特征【1710】。
  2. 试述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内涵【1804 论】
  3. 简述中国的人口问题。【1910】
  4. 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810】
  5. 环境的功能
  6. 文化的特征
  7. 邪教与宗教的区别
  8. 文化自觉的意义与内容【1804 论】
中国自考网:本站所有历年真题和视频资料,持续更新到最新的,如发现不是最新,联系客服即可。
中国自考网:建议开通SVIP超级会员更划算,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正版自考网课除外)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自考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中国自考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自考网 » 社会与文化重点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

中国自考网-百万考生与你同行

会员介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