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重点复习资料(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主讲:大雄老师

课程代码:00318;

版本:2010年版;

主编:宁骚;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章节框架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考试题型分析

单选题:20题*1分,共20分;

多选题:5题*2分,共10分;

简答题:4题*5分,共20分;

论述题:2题*10分,共20分。

案例分析题:2题*15分,共30分。

各章节分值分布(近6次考试统计)

第一章:6分左右; 第二章:10分左右;第三章:14分左右;第四章:6分左右;第五章:9分左右;

第六章:15分左右;第七章:14分左右;第八章:9分左右;第九章:10分左右;第十章:5分左右;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一章历年出题情况

知识地图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

01 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02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03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04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

第二节: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化

05 古代的政策研究★

06 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

07 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08 公共政策学的引进及其中国化★★

第三节:为什么学习公共政策学

本章核心考点提炼

客观题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2、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

3、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

4、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

5、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6、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进程与方向

主观题

1、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取得的成就

3、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进程与方向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

01 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

1、政策研究

(1)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2)研究活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与研究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3)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2、政策分析

(1)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美好明天内部资料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2)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3)政策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公共组织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4)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效果。

3、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是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 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 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 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 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揭示了如下内涵:

(1)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2)具有准科学的性质。

(3)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

02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选择】

1、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任何一项单个的公共政策都可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2)政策群和政策链:①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②政策链:这一概念源于列宁,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公共政策的概念、命题、理论通常都是建立在对政策的一般认识之上。

2、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当代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政治体制中,直接决策者可以区分为个人、团体与组织。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选择&简答】

①线性结构:下层决策者直接接受某一上层决策者决策,上下界限分明,隶属关系严格;

②职能结构:下层决策者同时接受上层若干决策者的决策,“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③线性—参谋结构:下层决策者面对多个上层决策者,但只有一个是必须服从的上级,其他上层的决策仅起“参谋作用”。

④矩阵结构:下层决策者接受多个上层决策者的决策,其中某一上层决策者的决策具有经常性和主导性,其他上层决策者负责某一专项问题的决策。

3、政策过程: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注册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03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1、研究程序的设计: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确定假设;收集系统资料;资料分析;做操作性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2、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收集资料是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基本步骤。

(1)一手资料的收集: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选择】

①无结构访谈法:深度访谈法。事先不设计问卷、表格和提问的标准程序,只给调查者一个题目,由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就该问题自由交谈。

②实地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政策研究手段。

③非参与观察法:也称为局外观察,它不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被研究者的日常活动。观察者通常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

④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观察。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 【选择】

①内容分析法:对与政策过程有关的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

②二次分析法:对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现有资料进行再次研究,即直接利用其它研究者的相关原始资料进行新的政策研究。

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在利用各种官方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政策研究。

3、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

(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

(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

04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选择】

1、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反映公共政策这一动态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出现错误将最终导致决策失误或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

2、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和从属性概念;它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如外交政策、国防政策、教育政策等。

3、边际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如完全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系统分析等。

第二节: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化

05 古代的政策研究

1、史官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进入西周时代,“巫”“史”的职责渐渐有了分化;“巫”指生来就有神秘能力,可以通神的人;“史”则负责有关国家大典的文字记载、册命起草、法令归档管理和史册撰写。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周书》,实际上是周天子一系列重要决策的记录,蕴含着珍贵的政策思想。

2、策士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士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只是人和思想者阶层,是春秋、战国时代所特有的。可以说策士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而且才华横溢的一批政策研究者。先秦诸子百家的论著,如《管子》、《论语》、《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商君书》、《国语》、《国策》等,有许多篇章堪称政策研究的杰作。李斯《谏逐客书》,其政治思想即时在今天对于我们的人力资源政策如何因应人才的跨国流动形势,也有其参考价值。

3、谏议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在历朝历代林林总总的上书中,有一些是政策设计、政策分析和政策评估的杰作。如汉代贾谊的《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晁错的《论贵粟疏》和《备塞劝农疏》。唐代韩愈的《谏迎佛骨表》,宋代王安石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等。美好明天内部资料

4、科举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做官的准备阶段,所以很自然地就会关注政府的运作,热衷于“议政”和重视对策能力的养成。从科举制度的发展来说,重点越来越多 地放在考察求仕者的行政和政策能力。有些考卷,如宋代苏轼在应考时所进的“时务策”之一《教战守策》,甚至成为传世之作。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随着城市的发展,才培养出在财政,战争,法律三大领域中拥有专门知识并向统治者提供政策建议的政策分析人才。

06 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

1、18-19世纪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

封建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衰落与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生长,要求国家的基本政策具有新的政策理念和政策选择的取向。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剧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

2、20世纪前半期学科孕育的历史条件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的产生【选择】

①系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置于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②信息方法: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做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输出以实现有目的的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③反馈方法:在研究控制系统时运用反馈概念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④功能模拟方法:指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某种相似关系,用模型来模拟原型,通过模型间接地研究原型的内在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

三论的后续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的发展,就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大系统论”。“三论”和“大系统论”奠定了决策科学,包括公共政策学在内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2)决策科学的形成

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分为个体的、群体的和组织的三个层次。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取得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都直接成了公共政策学的内容。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孕育于管理学领域。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标。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主义主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国家的经济职能,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干预经济体系的运行。凯恩斯主义的出台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

07 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1、公共政策学的诞生【选择】

(1)公共政策学诞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51 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该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这本书被誉为是“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并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2)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他也是政治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3)自公共政策学诞生之日起,由拉斯韦尔等人倡导的行为主义就是这个学科的主导范式。与此同时,主要由西蒙创立的、自管理科学(主要是公共管理学)领域里成长起来的决策科学、行为主义也同样是其主导范式。

2、公共政策学的初步阶段

(1)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从事政策研究的学者,以德洛尔为代表,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的批评。从此,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

(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取得的成就:【选择&简答】

①方法论的多样化;

②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政策周期;

③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④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3、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以下进展:【选择】

(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

(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

(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是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

08 公共政策学的引进及其中国化★★

1、公共政策学的引进

把公共政策学引入中国,台湾早于大陆,最早引入这门学科的是中兴大学法商学院(今台北大学)、台湾大学和政治大学。中国大陆高校系统中最早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北京大学。

2、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进程与方向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是这门从国外引进的新学科的发展方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选择&简答】

(1)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

(2)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

(3)重视本土资源;

(4)重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

第三节:为什么学习公共政策学

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群众进行政策教育的一种基础性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中国自考网:本站所有历年真题和视频资料,持续更新到最新的,如发现不是最新,联系客服即可。
中国自考网:建议开通SVIP超级会员更划算,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正版自考网课除外)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自考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中国自考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自考网 »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重点复习资料(公共政策)

中国自考网-百万考生与你同行

会员介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