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

福建自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

第二章 白话短篇小说

、选择(单选、多选、填空)

1、王三巧《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人物,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写一个破产商人文若虚随商船出海,意外致富的故事。

2、“说话”作为一门专门的表演艺术,是开始于唐朝,又分为四大家:一、小说,二、说铁骑儿,三、说经,四、讲史。四大家中,又以小说家最有势力

3、宋元小说话本的体制结构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题目 、入话、正话和篇尾宋元话本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有如《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快嘴李翠莲记》,以上都属于白话小说

4、白话短篇小说中,以抨击封建吏治的黑暗腐朽为主题的作品有《错斩崔宁》 《简帖和尚》和《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等。

5、“拟话本”的出现,使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又进入了一个繁盛的时期,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

7、《三刻拍案惊奇》流传较广,还有《型世奇观》、《幻影》等别名,“三言”是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或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凌濛初的“二拍”指的是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 和《二刻拍案惊奇》

8、李渔一生著作除《无声戏》、《十二楼》外,主要有诗文杂著合集《李笠翁一家言全集》。李渔在文学史上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戏曲、小说两方面

 

二、主观题(简答、论述)

1、平话 :

讲史话本自元代开始叫做“平话”。“平话”讲述长篇历史故事,后来发展为章回体的长篇小说。

2、“说话”与“说话人”

“说话”是唐宋以来民间的一种表演技艺,“说话就是讲故事的意思,“说话人”就是从事这一表演活动的艺人。

3、宋元话本在小说史上的意义

首先表现在它第一次全面突破了以文言为主的小说用语的范畴,采用白话来写作, 其次是题材内容上的更新,对后世的长短篇白话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宋元小说话本的艺术特色

(1)小说话本是由“说话”这一民间技艺演化而来的,主要又是在市民生活的土壤上生长发展起来的:他们的作者又大多与下层人民生息相通,因此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必然会形成自己独具风采的特色。

(2)小说话本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作者们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一是能够注意绪合人物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二是小说话本还善于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人物的言行等细致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三是还善于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情节曲折、故事性强,也是小说话本鲜明的特色。小说话本保留了诉诸听觉的说书艺术的特点,十分注重故事情节的安排,讲究结构完整,线索清楚,剪裁得 当。同时,在情节安排上还十分讲究”巧合”,通过偶然性的巧合,来加强故事情节的曲折性。

(4)小说话本在语言上的重要特色,一是运用生动活泼的白话语言来叙事状物;第二,小说话本的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的特点;第三,小说话本还大量运用了概括力极强的俗语、谚语。这些语言充满泥土气息,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5、“三言”、“二拍”所表现的时代特色

展示了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的社会风貌,表现了商人生活的生动画卷以及市民惊世骇俗的爱情观。

6、入话

入话就是在正文之前,先写几首与正文相关的诗词或几个小故事,把它作为开篇, 以引入正话,具有肃静听众、启发听众和聚集听众的作用。

7、清谈

清淡又称清言,他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品评人物,二是谈论老庄哲学即所谓玄理。

8、俗讲

俗讲指的是在唐代盛行的一种由当时寺院僧侣向民众进行佛教宜传的活动。俗讲刚开始时只是单纯演说经文和佛经故事,后来逐渐演变,也讲唱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9、“三言”、“二拍”

“三言”是冯梦龙的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收短篇小说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其中多是经过作者润色的宋元明话本和明代文人的拟话本,而作者自己创作的作品较少;其展示了明中叶以后封建社会渐趋没落、资本主义因素正在萌生这历史交叉点上的特殊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很高的历史认识价值。“二拍”指凌濛初自己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的出现,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标志。

SVIP免费查看

已有147人支付

  
中国自考网:本站所有历年真题和视频资料,持续更新到最新的,如发现不是最新,联系客服即可。
中国自考网:建议开通SVIP超级会员更划算,全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正版自考网课除外)
1. 本站所有网课课程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助力考生上岸!
3.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自考经验或案例,可在后台编辑,经审核后发布在“中国自考网”,有下载币奖励哦!
4. 本站提供的课程资源,可能含有水印,介意者请勿下载!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处理(在线客服)!
6.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
7.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自考网 » 福建自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

中国自考网-百万考生与你同行

会员介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