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将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辨析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该消息一出,立马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微博转发量达到了1.7万次,留言超过了6万条,冲上了微博热搜榜。
有的网友认为中考考体育可以,高考就算了。还有网友表示,这是给孩子变相增加负担。
对于这事,你怎么看?在评论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提案的具体内容。
全国委员:减负20多年,书包越减越重
据中国报道,36年前,福建55位企业负责人联合署名的“松绑”放权呼吁信,吹响国有企业改革的号角。从此,企业逐渐摆脱“束缚”,走上放权搞活、自主经营的改革发展之路。
今年的全国前夕,全国委员、民建福建主委吴志明领衔,108名全国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
为确保提案内容客观反映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愿望,从4月初起,吴志明就先后深入福州、宁德、平潭等地调研,倾听教育界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意见建议,不断深化论证打磨,百易其稿不停修改完善。提案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众多全国委员的积极呼应,联名为孩子健康成长鼓与呼。
吴志明持续关注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他说,“减负减了20多年,中小学生的书包却越减越重,睡眠时间越减越少。中小学生体能日益下降,近视、肥胖发生率居高不下。”他表示,多年来,虽然国家和各地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教育减负,但实际上孩子们的负担还是“愈减愈重”。
吴志明指出,当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育才观念依然陈旧。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仍存在“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瘴痼疾,“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已成广泛共识,重智育轻体育,变相挤占体育等技能科课时成普遍现象,严重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减负政策难以落地。由于对学校考评指标单一,学校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为应对各种测评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数、名校录取率和升学率。家长也热衷寻求校外各类培训,为学生购买大量教辅材料,每天文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
三、课本数量有增无减。以南方某市为例,2009 年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教材总数有212种,2019年增加至253种,共增加41种,增幅达 16.54%;部分学科知识点前移,学*难度增加。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每天平均写作业3小时以上,是全球均数的两倍,课业压力繁重。
四、体育科目重视不够。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教学能力不足,降低了体育教学质量,学校体育安全保障制度的缺失及场地器材的缺乏,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教育部“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要求形同虚设。
“其实,校内减负仅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学生的校内负担是有增无减的。”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吴志明说。
于是,很多中国学生便有了“做不完的作业”,这些作业中不仅有大量的重复练*,还有一些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题目,“比如注水试题,现实中怎么会给水池一边注水一边放水,这多浪费水呀!”吴志明说,“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一位民建会员还在上小学的女儿要完成的学校作业多达101页,一家人的假期是在‘写作业’和‘陪写作业’中度过的。”
“让孩子动起来是第一位的”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刻不容缓!为此,吴志明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
一、转变社会育才观念。全社会要改变、更新对孩子们成才的多元理解,考不上大学不等于不成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扭转各行业招录人员唯名牌高校、唯文凭学历倾向,重视考察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做到唯才是举。要加强社会宣传和对家长的引导,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孩子成长的自由。
二、建立多元考评体系。要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新梳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严禁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及奖惩学校和教师;注重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为未能升入高中、考入大学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和发展空间,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情况。
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管理,大量启用专业干部,让爱教育、懂教育的人管教育。而教师作为推进减负工作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要精简教材内容,防止知识点前移,减少重复无效布置作业,严禁超纲教学,加强社会培训机构管理。要减负增效,提升学*效率,并重视对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全面提高体育权重。一是探索实施体育教育测试过程性评价,将体育科目纳入中高考考试科目范围,并设计与语文、数学等主科同等分数,激发学生、家长、学校内生动力,主动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和师资投入。二是保证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有合理的比例用于体育支出,提升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三是鼓励体育专业人士到学校兼职开展体育教学,带动校园体育活动的发展。
吴志明认为,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力,抓住牛鼻子,这样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中国青年报称,其实,这几年各地也进行了不少相关的尝试,去年年底,云南省发布新的中考改革政策,将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并列为100分。不少体育老师说,学校家长重视了,孩子动起来了,老师们也不用被“生病”了。
也有人对类似的做法提出了异议,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应试思想”。不过,当应试观念依然有很大市场,考试仍然有着“指挥棒”作用的今天,这也不失为一种迂回的办法,正如一位教育管理者所说的那样:无论用什么方法,让孩子动起来是第一位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中国青年报等等
武汉打响疫后重振“经济保卫战”
点击大图霍乱、登革热、疟疾……多种传染病在这个国家同时暴发
百余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
芥末堆5月23日讯,全国委员吴志明领衔提交的《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建议重新疏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据悉,日前该提案联名委员人数已增至百余人。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中国6到17周岁青少年儿童中,超六成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学生肥胖率已经超过10%的“安全临界点”,“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更令人担心的是,据《中国国防报》报道,部分地区征兵合格率不足五成。
提案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育才观念依然陈旧。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仍存在“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瘴痼疾,“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已成广泛共识,重智育轻体育,变相挤占体育等技能科课时成普遍现象,严重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次是减负政策难以落地。由于对学校考评指标单一,学校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为应对各种测评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数、名校录取率和升学率。家长也热衷寻求校外各类培训,每天文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
此外,课本数量有增无减。在南方某市,2009年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教材总数有212种,2019年增加至253种,增幅16.54%;总页码从10685页增至11932页,增幅11.67%;部分学科知识点前移,学*难度增加。有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天平均写作业3小时以上,是全球平均数的两倍,课业压力繁重。
与此同时,对体育科目重视不够。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教学能力不足,降低了体育教学质量,学校体育安全保障制度的缺失及场地器材的缺乏,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教育部“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要求形同虚设。
吴志明等委员提出,全社会应切实转变育才观念。为此,建议要扭转各行业招录人员唯名牌高校、唯文凭学历倾向,重视考察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做到唯才是举。同时,加强社会宣传和对家长的引导,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 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孩子成长的自由。
与此同时,建立多元考评体系。提案提出,要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新疏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严禁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及奖惩学校和教师;注重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为未能升入高中、考入大学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和发展空间,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情况。
对于实现素质教育,提案建议,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管理,大量起用专业干部,让爱教育、懂教育的人管教育。精简教材内容,防止知识点前移,减少重复无效布置作业,严禁超纲教学,加强社会培训机构管理;同时,要注重提升学*效率,并重视对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
提案建议,全面提高体育权重。探索实施体育教育测试过程性评价,将体育科目纳入中高考考试科目范围,并设计与语文、数学等主科同等分数,激发学生、家长、学校内生动力,主动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和师资投入。同时,保证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有合理的比例用于体育支出,提升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鼓励体育专业人士到学校兼职开展体育教学,带动校园体育活动的发展。
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将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辨析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用户评论
这思路不错啊!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重大的教育任务.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挺好的,锻炼身体对身心健康有很大帮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体育课本來就重要,现在竞争这么大的人才市场,还需要更全面的素质评估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重视体育锻炼,也能在未来就业的时候更有优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体育纳入高考,能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身心健康均衡成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关注身体健康,把体育放到高考里很符合时代需求。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考试一直都是为了看学生能力,体育也是一种能力,就像语言能力一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才能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考学业知识的培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真的把体育变成必修课,会不会让一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压力更大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想法很有新意,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然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体育也应该被重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体育作为考试科目,对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很有正面意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质水平,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项改革很有必要,能让学生在学*之余也能培养身体素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体育纳入高考,会不会降低其他科目学*的时间呢?需要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有些争议,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可以使教育更加全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会对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有积极帮助,尤其在一些需要体力的行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把体育做成必考科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不是单纯追求成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