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作为一座拥有千万市场主体的工业城市,科技企业种类繁多。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科技企业历经坎坷、艰苦奋斗,最终选择以创新为桨扬帆起航。从今天起,南方+将推出《聚焦东莞科技创新百强企业》系列报道,讲述东莞科技企业科技创新背后的故事。
“领先的企业只有不断在技术上创新、对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才能拥有行业地位。”广东天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元股份”)研发中心主任杨元志说。
作为一家包装印刷类上市公司,位于东莞清溪镇的天元股份已走过了11个年头。公司借着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行业内产品品类最全、营销网络覆盖最广的快递电商供应链公司。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拥有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如何突围?天元股份的答案是:做行业的“领头羊”。
天元股份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技术更新周期仅为3年左右,需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优势
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个概念叫“聪明猪游戏”,就是把大小不一的猪关在同一个猪圈里,大猪吃得很多,小猪吃得少。猪圈的一端有一个食槽,另一端有一个控制食槽的按钮。每按一下按钮,猪圈另一端的食槽里就会掉下十公斤饲料。由于食槽和按钮的距离很远,猪从食槽跑到按钮时,需要一公斤饲料来补充所损失的能量。
原来,在这场博弈中,如果小猪主动出击,大猪和小猪的食物消耗比是9比0,而如果大猪主动出击,大猪和小猪的食物消耗比则是5比4。所以,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的龙头企业就是大猪,大猪要想在市场上生存下来,就必须不断采取行动,引领行业发展。
天元股份成立于2010年,主要服务快递、电商、邮政、金融、电信等行业客户。公司专注于快递包装袋、贵重文件封条等快递包装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为EMS、3T快递、圆通速递、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一季度,天元股份实现营收2.72亿元。在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天元股份一直在思考如何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杨元志表示,作为中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包装印刷技术迭代速度较快,一般为两到三年;另一方面,包装印刷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启动资金,因此公司必须不断研发新技术、以龙头企业的身份引领创新,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我们认为,没有研发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所以我们把加强产品研发、产品应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战略方向,长期重视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天元股份策划总监幸勇说,做研发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存在的需要。
技术设备实训现场
为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天元股份依托大平台建设行业研发中心,依托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近年来,天元股份先后建成了广东省院士工作站、邮政行业绿色包装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防伪印刷及绿色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产学研技术开发合作关系,开发并拥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128项,参与制定或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13项。
积极推动快递电商绿色包装材料及制品研发
作为快递电商供应商,天元股份见证了快递包装袋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杨元志看来,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四点:减量化、包装循环化、可生物降解化、智能化发展。
天元分享员工在技术设计现场
“以前快递包装材料厚重,质量有些过剩,白色污染严重。现在,我们通过采用现代技术,精选优质材料,提高各种包装性能,实现减量化,减少用量。以前快递包装基本都是一次性的,现在我们开发的产品,比如快递包装的二次回收,也可以完全降解。未来RFID的应用,将使快递电商的包装升级。”杨元志说。
“选择绿色包材,是时代和企业发展的双重需要。”幸勇介绍,近年来,天源股份积极开展快递电商绿色包材及产品研发,开发了两次使用快递信封、两次使用快递可降解塑料袋、两次使用快递气泡袋;轻量化电子运单、无底纸不干胶标签、无毒无害快递包装产品、可循环利用货架等产品均获得了合作伙伴的青睐。
【实习记者】唐卓
【记者】吴钦虎
【作者】唐灼、吴钦虎
【来源】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客户端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合作,平面茧制备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什么是扁茧智能控制均匀成型技术?据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丝路创新团队指导老师王科介绍,传统的蚕茧必须经过抽丝才能变成可用的蚕丝,于是聪明的蚕农开始改变蚕吐丝时结圆茧的性质,将其变成扁茧。然而这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劳动强度极大,限制了扁茧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团队进一步研发了两项核心技术,利用蚕抗光、向上生长的特性,成功研发出智能控制、均匀结扁茧技术。”学院新“丝路”创新团队调研走访了盐城当地62家桑蚕农户、5家合作社、15家企业,阅读了大量文献,实时观察了蚕的吐丝习性。
经过多次探讨和试验,师生成功研发出均匀吐丝装置,并通过多次试验,确保装置的可靠性,并向多家合作社和企业推广试验。经试验,扁茧技术研发可有效提高蚕桑养殖效率高达260%,扁茧优质率达90%以上,扁茧单价提升20%,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以前剥丝、抽茧、缫丝,费时费力。现在有了平茧技术,一会儿就能出成品。”射阳县特庸镇桑蚕养殖户单女士说,“现在效率高,产量也增加了。”当地蚕农王大妈也从中受益。据统计,这项技术已经惠及射阳1000余户蚕农。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平茧技术研发成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平茧技术省时省力,可提高蚕丝品质,同时环保科学,促进桑蚕丝产业可持续发展,降低企业30%的人工成本。”苏州先灿蚕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本次产学研合作将充分发挥苏州先灿丝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业化能力和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技术研发领域的优势,推动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落地,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双方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合作中创新,在共赢中发展,破“茧”化蝶,走出共赢的科技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