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中国药科大学 2023 专业升级大揭秘,江苏考生速看

佚名 2024-05-31

欢迎江苏考生报考中国药科大学

相聚中大,共建药学

2023 专业升级揭晓

01

特殊班

中央处理器

药学(本博结合强基础优秀实验班)

我校入选教育部药学专业“基础学科卓越学生培养2.0基地”重点建设基地,以原创药物创新为特色,拥有完整的本科、博士培养体系,实行学院制、导师制、个性化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药学人才。

药学(卓越创新班)

依托我校教育部“基础学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基地”培养,瞄准创新药物研发,享受药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优势资源,学生保送考研比例为符合条件学生的60%。

中医药(卓越创新班)

依托我校入选江苏省“中医基础学科卓越学生培养基地”,培养具有引领中医药现代化潜质的卓越创新型中医药人才,考研比例为达标生的60%。

生物制药(杰出创新类)

依托我校入选江苏省“基础生物学优秀学生培养基地”,有机结合校企优势,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生物医药研发人才,学生考研比例达标率为60%。

临床药学(本硕联合培养卓越药师实验班)

实行“卓越药师”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符合考研条件的学生100%考取研究生,以患者为中心,培养能从事临床合理用药、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临床综合评价等临床药学科研和教学相关工作的科学家型临床药师。

02

新专业

中央处理器

生物医学数据科学

立足国家健康战略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生物医药背景知识,掌握大数据应用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大数据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统计学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动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良好的数理统计和生物统计学知识,熟练的程序设计及统计软件应用技能,外语水平较高,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能在医学生物统计学、卫生信息管理、市场研究等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医学百科名片

实力雄厚

中央处理器

药科大学中国排名_中国药科大学_中国药科大学全国大学排名

直升机系统

中央处理器

晋升路径清晰,一校可获得本硕博学历。

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

有:

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中药学、生物学);

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与医学);

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个博士后流动站(药学、中药学)。

“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后”可在同一所学校完成。

实力雄厚、专业

中央处理器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获评A+,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9个专业位列中国第一

生物制药、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药事管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11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6个本科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获批建设项目数占本科招生专业的81%。

前景光明

中央处理器

拥有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与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学术合作关系。

2023届本科毕业生考研比例达到20%,20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达到48%,其中96.43%升入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

毕业生就业率高。行业贡献度高,服务国家重点区域,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占65.29%,京津冀地区占7.3%,粤港澳大湾区占4.45%,成渝经济圈占4.14%。就业水平良好,就业于国内知名企业占53.63%,外资及合资企业占19.27%,创新药企占14.4%,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机构占12.7%。

2022 届毕业生去向

2022 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环境优良

中央处理器

住宿

中国药科大学_药科大学中国排名_中国药科大学全国大学排名

房间为套房结构,独立卫浴,配备1台空调、2台风扇,每间卧室每年免费赠送1280度电,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食物

这家网红音乐餐厅装修时尚,提供数百种各菜系的菜肴。

学习

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热水、空调、WiFi全覆盖。

超大的民国风格书房提供最舒适的阅读体验,藏书超过113万册,设有十二个阅览室、千余个座位。

花园

50公顷的药用植物园,充满药味,美不胜收。

周边生活设施齐全,紧邻地铁站,交通便利。

研究

国家高端实验室,顶级待遇。学校建有“多靶点天然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35个涉及临床前创新药物研发各个节点的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国内高校立项最多、服务内容最全的GLP机构之一;GMP实训中心,硬件设施达到国内医药行业领先水平;临床药学实训中心,集规模化、系统化、信息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行业首创;8万平米的学院实验楼,亚洲最大的药学实验室,江苏省医药博物馆,馆藏药用植物标本2.5万余种;400亩的药用植物园,国内罕见。

艺术

多元化的平台,让您展现魅力。诺贝尔奖得主的学术讲座、沸点话剧、十佳歌手大赛、新年音乐会、舞蹈表演……可容纳1000人的大礼堂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江苏省在校学生发展情况

保证进入研究生院的比例为23%

50%的学生继续学习

获奖学生比例为45.35%

地理书为何充满碎片化知识?专家生气逼问,期待认真回答

但是自从很久以前我和心儿一起看过地理书之后,我就很生气,因为书里基本上都是各种零散的事实知识,所以我很久以前就想问这个问题了。

今天和一儿一起看地理书的时候,我开始独立思考,然后查了资料,却发现没有人说清楚,这让我更生气了,所以才问,希望有人能认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

我会先总结前人的经验,再分享自己的经验,按理来说,也应该举例说明自己该如何实施自己的教学。

美国地理的培养目标其实很好的:(1)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2)收集地理问题的技能;(3)组织地理问题的技能;(4)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5)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

但这个目标太过笼统,不够具体。其实这些问题可以改成“在某一学科中提出和回答问题”,以找出所需的技能、概念和思维方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实施这样的培养目标,就需要了解这些技能、概念和思维方式在具体的地理学科中是什么。

中国专家编撰的所谓地理学科核心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即美国地理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包括:人地协调理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

地理学大学排名_地理学_地理学用英语怎么说

确实,地理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子系统,所以如果综合思维指的是系统思维(从孤立到联系,从直接联系到间接联系,从个体到整体,从整体到个体的视角,嵌套分解与整合),那确实是必要的。其他的,特别是地理实践能力,还真不是我这个非专业人士能够理解的。

那么,根据学科大图景(典型的学科职责、典型的研究对象、典型的研究问题、典型的思维方式、典型的分析方法),地理学的大图景到底是什么,又需要用多少最低限度的学科概念层次知识和与之对应的事实程序性知识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个学科大图景呢?

按照我一个非专业的理解,地理学,或者说地球科学,本质上就是把一个目标区域(可以是一座城市,一个城市群,一个国家,世界,某种地理现象的范围等等)的地理位置相关的一切信息,比如水、矿产、植被等资源,气候、技术和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甚至文化,都看作是可利用的资源,用来改善这个区域人们的幸福生活(这时候就有两个小问题:第一,原则上不一定是改善这个区域;第二,如果还有其他区域,还要考虑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联系)。这里的幸福生活也有两个问题:第一,时间尺度的问题,即不一定只考虑当前的幸福生活,可能还需要考虑未来,特别是当两者不能同等程度地考虑的时候; 第二,幸福生活的内涵和外延,比如生产更多的产品甚至赚取更多的收入是否是幸福生活,如何考虑产生的环境污染,如何考虑社会发展对心理的影响等等。不过,我们假设这些可以暂时简单粗暴地处理,比如只把收入作为幸福生活的指标,如果需要考虑环境污染,那么现在和将来所要付出的成本也应该算作“收入”。

那么,我对地理学的典型社会责任简单粗暴的回答就是:在了解目标区域(以及其他相关区域)地理位置各类资源的基础上,提高目标区域(以及其他相关区域)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所以,很自然地,我们需要一个系统来方便地把这些与地理位置相关的资源信息组织起来,有利于实现提高生活幸福水平的目标。这其实就是一个广义的地理信息系统。同样,很自然地,我们需要从给定的资源信息中建立一个实现幸福生活的函数。比如,如果你有X,Y,但是没有Z,那么最好开发出K。当然,实际的函数比这个复杂得多。但是道理是一样的。那么,有没有这样的函数呢?这个函数不应该是跟贸易网络相关的吗?也就是说,地理科学问题一不小心就可能经常涉及到经济、文化问题。但是,如何做出这个函数又是另外一回事。学科专家至少要设法想出这样的函数,或者如果没有这样的函数,就一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原理,也就是产生函数的函数。这是类似于学科思维和分析方法层次的东西。

我不是专家,所以不懂这些东西。但是如果一定要我继续讲下去,我会说我们确实需要考虑环境中心与人类中心的问题,以及在这两种不同视角下环境保护与利用的平衡问题。注意环境保护,或者说环境平衡,可以是为了保护环境,保证地球上(甚至太阳系、银河系)每一个物种(甚至非生物物种)的生存,也可以是为了最终保护人类(这时候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让我们人类在未来失去一种治疗某种疾病的资源,也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衰退)。我不明白环境平衡在具体运作上,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学习地理科学的时候,这两个视角确实值得学习。

地理学_地理学用英语怎么说_地理学大学排名

其次是系统思维。由于与地理位置有关的资源并不局限于任何一个领域,可以包括矿产、气候、高原湖泊、技术和人力资源、农作物、文化、贸易等地理条件,以及更多因素。因此,地理学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因此,解决这一学科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有没有一种真正考虑多个系统之间关系的系统分析方法来实施这种思维方式?这是一个问题。

其次,在多元系统知识的背后,很多知识根植于物理学。这也是一个需要在学习和研究地理学时领悟和运用的很好的认识。比如,地球各个点的气候和洋流问题,本质上就是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问题以及地球的运动问题(以及局部地理因素的影响)。比如,大多数可再生资源(除了人类的创造力?)本质上都是太阳能。

有没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典型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呢?应该是有的。比如,为了了解现在的情况,我们常常需要了解过去的情况。在地理学中,我们常常用“以空间代替时间——层层挖地”的方式来了解过去。再比如,为了连接过去和未来,我们常常用建立动态模型的方法。当然,有时在动态模型不完善的时候,我们也会建立一些经验模型来起到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作用。

我就不再继续编故事了,下一步就是让这个学科的专家真正把这个学科的这些大局整理出来,然后构建出反映这个学科大局的概念网络,并且给每一个概念的形成和应用提供案例,帮助学习者体会这个学科的大局。

不像现在的教科书,基本都是零碎的事实知识,这是地理教育的悲哀,语文教育的悲哀,中国学生的悲哀,语文老师的悲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