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房屋建筑类型很多,有住宅楼、办公楼、商业综合体、学校等。房屋、铁路、公路、隧道、桥梁、排水、城市供热、燃气等工程项目均属于土木工程的范畴。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相关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需要大量相应人才的更换和补充。
就业选择非常广泛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五大工程职责都可以考虑,但各职责实体所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
施工单位在工程整个周期中扮演的角色是实施者,相对而言,应届毕业生最热门、最合理的选择应该是施工单位。对于整个工程行业来说,施工单位才是真正的一线。毕业生在施工单位可以获得最基本的工程管理经验、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最扎实的基础。如果选择继续在施工单位发展,晋升空间也比较清晰,从施工员一步步成长为项目经理。如果选择跳槽到其他负责单位,施工单位的工作经验也是非常必要的。
监理单位在工程全周期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管理者的角色,对于监理单位来说,所需要的人才更加专业,如果在施工单位工作之后选择转行到监理单位,那么工作确实会比在施工单位工作轻松一些,但是在工程监理过程中,要更加专业地为建设方把控工程施工周期的进度、质量、安全,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完成建设方委托的管理任务。
地质勘察单位在整个项目周期中的作用是先锋,毕业后也可以选择加入地质勘察单位,地质勘察单位是第一个进入项目规划用地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的单位。
设计单位在整个工程周期中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目前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土木工程本科生能进设计院的比较少。这是因为设计工作比较专业,土木工程本科阶段还不够垂直,无法兼顾到各个发展方向。如果你想在设计单位发展,考研是你最好的选择。
最后,建设单位在项目全周期中起到控制者的作用,建设单位也是最全面的责任主体,建设方需要对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到竣工乃至运营的全过程进行管控。
以房屋建筑方向为例,一般建设方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公司,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都是和工程相关的,而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多个职能部门。无论是项目管理、造价预算、招标采购、规划设计、前期开发,都和你的专业比较相关,但对应的专业要求也相当高。
除了五大责任单位,毕业后还可以选择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相关事业单位,这些机构的待遇和发展也都挺好的。一般来说,公共建设项目或者技术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方都是政府,政府一般会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来管理,比如重点工程局、质量监督检测站等。
验证非常重要
土木工程专业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考取各类专业证书,如注册建筑师、建造师、岩土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消防工程师等,才能在单位占据优势,每多考取一个证书,都会为你的发展增加砝码,因此行业内比较好的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一般都会有证书要求。
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工作的特征
当然,土木工程相关工作确实有其特点。网上有很多笑话抱怨土木工程工作的性质和环境。比如,有人说它又苦又累,和农民工没什么区别;有人说很多项目要在荒野中工作好几年;有人说他们长时间不能回家。其实,当你真正投入到工程建设中,除了这些确实不舒服的行业特点之外,你会得到更多其他的东西。
人的价值,不只是体现在个体,更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如果没有学土木的人吃这些苦,哪有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便捷畅通的道路?就好比当兵也很辛苦,我们能不用当兵吗?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确实比较辛苦,但主要从事技术工作,工作时间长了经验丰富了,会比较受欢迎,工资福利也比较可观,就业前景比较好,比较稳定。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未来几十年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仍将保持高位,因此土木工程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将有较多的就业机会。
探秘广东小众职教专业: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开篇致辞:职业教育离不开区域经济,所学专业也影响着职校学生的就业方向。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开设专业1300多个,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专业点超过10万个,每年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广东是职业教育大省,有620多所职业院校。在这些院校中,有哪些特色鲜明、有趣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有何特色?未来的就业前景如何?南都教育联盟推出“年轻专业”专栏,介绍与众不同、向阳生长的小众职业教育专业。本期重点介绍广东农工职业技术学院热带农林学院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
创造:全省唯一热作方向
立足广东热带养殖产业形成独特优势
“菠萝的栽植深度一般在8cm左右,两株间距控制在30-35cm之间。栽植后,苗子踢不倒,就说明稳固了……”在大片翠绿的棕榈树荫下,20多名学生忙碌地蹲在铺着黑膜的田埂上,一手抓着菠萝苗,一手拿着铲子,三两成群,相互配合,完成菠萝栽培实践课。在这群学生中,头发花白、双手沾满泥巴的刘文博士,密切关注着每一组学生的栽培情况,不时进行示范,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这个约2500平方米的热带作物园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广东农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东农工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产经营管理专业的重要实训基地,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从这里起航,奔向广阔的热带作物世界。
学校作物生产与管理专业(热带作物方向)依托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生产企业——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成为全省唯一培养热带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
该校2022级作物生产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正在上实践课,学习如何种植菠萝。
虽然是小领域,但也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1988年,广东农工职业学院前身为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时,就已经开设了热带作物专业,2007年在已有基础上单独设立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热带作物方向)。
2021年,教育部全面修订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更名为“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步伐,扩大人才培养范围。同时下设热带作物、观光农业、茶艺三个方向,热带作物方向是广东高校中最具特色、独具特色的专业。
指导学生种植菠萝的刘文博士是作物生产与管理专业的骨干教师,担任专业负责人6年,长期带领学生进行菠萝等热带作物种植实践。在他看来,广东农工职业学院作物生产与管理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同于水稻、油菜、荔枝、猕猴桃等的研究,学院紧紧围绕热带产业链,以橡胶、甘蔗、菠萝等热带作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人才培养载体。“错位发展形成了我们的优势产业。”
刘文向学生们演示菠萝种植(左二)。
经过多年努力,校企在湛江农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建5600亩甘蔗高科技示范园区;打造农垦菠萝品牌,农垦菠萝队代表广东省参加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周乡村振兴主题成果展。
社会服务方面,本专业紧密围绕热带农业产业链,成立了“教授博士科技服务团队”、“师生‘三下乡’科技服务团队”、“广东省农村科技特使团队”等,为广东农垦、广东“三农”、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教学团队社会服务效益总额超过1.4亿元。
教育:紧跟农时,边耕边学
依托农垦集团快速融入生产一线
甘蔗两头甜!背靠农垦集团,广东农工职业技术学院热带作物人才培养能得到哪些支持?
在刘文看来,实习基地和实习导师是衔接职业教育和一线的关键。“首先是场地和基地。农垦集团在全省有340多万亩垦区,在湛江、茂名、阳江、揭阳、汕尾都设有农垦局,拥有亚洲最大的剑麻种植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全机械化甘蔗种植基地,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实习。”刘文说,另一方面,农垦集团有很多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实习学习过程中快速融入生产实践。
垦务学院菠萝队代表广东省参加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周乡村振兴主题成果展。图片由学校提供
企业一线指导也能为校内教学赋能。学校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共育人才指导委员会”,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东农垦集团、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等企业行业研究院的专家教授进行咨询诊断。刘文介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我们会在课程安排、课时安排、理论与实践的比例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
这种细致的安排,在学生们的课程表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大三热能工程专业学生龙银芳向记者展示了她从大一到大三的课程表。
根据课程安排,一年级学生将学习植物与植物生理、作物生产环境、基础化学、农业生态、农业微生物、植物保护等基础专业课程;二年级学生将学习热带作物栽培、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学、作物遗传与育种、设施农业等核心专业课程;三年级课程更加丰富,涵盖农场运营与管理、园艺产品采后保鲜、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等。
作物生产与管理专业学生深入垦区实践并参加直播带货。图片来源:学校提供
“植物生长受复杂环境条件影响,一二年级学生处于基础技术技能阶段,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建议学习内容要丰富,尽量覆盖农业的各个领域。整个三年的学习期间,学生一般会对五六种重点作物有深入的了解,但课程中接触到的作物品种可达三四十种。”刘文介绍。
通过创新完善“紧跟农时、边种边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农作物的农耕季节设计课程体系,实现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快速提升,实现职业技能与农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学校根据甘蔗“春种、夏管、秋防、冬收”生产规律,组织学生到湛江垦区甘蔗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开展实践教学。
12月16日,一批学生将赴湛江垦区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经找到实习工作的龙银芳就是其中一名实习生。“我主动报名,希望能够亲身体验一下湛江垦区农场的管理生产,积累更多的经验。”
入学人数:连续八年增长
从上门推销学生到主动与企业合作
农业专业普遍不受欢迎,有时面临招生不足的困境。不过,广东农工职业学院却传来热带作物专业的好消息。“据粗略统计,热带作物专业招生人数已连续8年增加,从最开始的30多人,到今年创纪录的140多人,开设了4个班。”热带农林学院党总支副**曾永红说。
她担任热带作物专业辅导员,带过两届学生,亲眼见证了热带作物专业招生的变化。“以前很多学生虽然被录取了,但报到当天就来找我们问怎么转专业。每次有新生入学,我们都要做很多工作,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认知,打破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
曾永红说,随着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学校实训条件的改善,学生对作物生产与管理专业的认识和信心越来越强,招生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本省学生外,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来自贵州、云南、甘肃、新疆等地。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个专业覆盖了十多个省份。
2022级作物生产与管理专业实践课上,两名来自新疆的学生正在学习种植菠萝。
此外,让刘文印象最深的还是就业趋势的变化。“记得早些年,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是个大问题,每到就业季,老师们一般都要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刘文笑着说,“以前我们都是挨家挨户地推介学生。随着我们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现在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岗位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与热工专业长期对接的龙头院校和上市公司大概只有四五十家,现在学生都面临着‘选择难’。”
据介绍,目前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群依托广东农垦30多个分支机构和50多家社会企业,开展了多方位的深度合作,与广东农垦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建立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职实习和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作物生产与管理专业?在刘文看来,学生选择学农业,首先要热爱农业。“一定要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如果不热爱农业,我一般不建议学生报考。虽然现在智慧农业正在发展,但田间劳作仍是基本功。”
曾永红也认同这一观点:“现在很多学生经常待在室内,很少到户外去,但作物生产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户外劳动实践相对较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职业特质,学生普遍比较积极乐观开朗,热爱生活,能吃苦,劳动过程中也让学生学会相互配合。”
专业代码:410102
专业:作物生产与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3年
就业方向:农业技术人员及其他职业、农作物生产与技术服务、农产品营销、农业企业管理等岗位(群体)。
专业基础课: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与肥料、农业微生物、作物遗传与育种、智慧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大田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智能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及农资营销。
实习实训:联系真实的专业场景或工作情况,在测土配方施肥、作物栽培、种子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品质检测、设施农业生产、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校内外实践训练。在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产品及农资营销公司等岗位实习。
职业证书示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农业经济组织管理、家庭农场食品生产与管理
继续教育专业示例:高职本科继续教育专业示例:作物生产与品质改良、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智慧农业技术
继续攻读普通本科专业的例子:农学、园艺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统筹:尹莱、尤曼妮
撰文:南都记者程安、实习生石青兰
摄影:南都记者 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