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学校团委向无锡学生发出志愿者招募倡议。招募倡议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抗疫志愿服务先锋队”仅用半天时间就集结完毕。在与社区取得联系后,先锋队的11名同学分别前往无锡市后碣街道社区、西城社区、水秀社区等社区开展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物联网技术学院学生郑旭洲从家到志愿服务的社区要花一个半小时,每天早上七点就要到社区报到,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但他说,“和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做的微不足道,只要能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路途再远一点也没关系。” 旅游学院学生朱丹丹看到防疫志愿者招募令后,立即组织身边的朋友加入志愿服务,高效协助居民接种疫苗。作为志愿者团队的领队,她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从引导群众填写信息、维持现场秩序,到普及疫苗基本知识。短短一天时间,她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协助医护人员完成了近千名市民的接种任务。
逆势而行,在防疫一线深入基层,是本职工作,这是一个学生党员应有的责任。今年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的机电技术学院学生刘奇,在疫情发生后主动志愿服务,报名参加南京市溧水区“大学生疫情防控志愿者队”,被分配到“疫情防控联合巡逻组”。每天早上6点,刘奇就到执勤卡口登记进出的车辆和人员,检查苏康码,测量人员体温。刘奇说:“我是一名党员,现在我成长的城市需要我,我一定要站出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旅游管理学院学生杨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排查。 每天,杨凯都要挨家挨户敲门,逐一登记信息,每天要走访400多户。“虽然调查很辛苦,但居民们都很配合,理解我们的工作。”看到大家对抗击疫情的积极态度,杨凯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青年”尽心尽力,“战”到底 会计与金融学院学生唐淑婷去年疫情刚来时就加入青年防疫志愿者队伍,负责进出村人员排查、登记等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因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抗击疫情先进个人”。今年疫情再来,她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汇报,再次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了满足村委会不同时段志愿者的需求,她主动申请上夜班,从晚上十二点到早上六点在村口站岗。凌晨时分,她已经精疲力竭,但她依然坚持,“每项工作都要有人做,每个时段都不能缺人,有时间我就可以去。” 连日来,扬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牵动着无数市民的心。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孔祥欣家住扬州高邮。针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当地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孔祥欣得知消息后,立即报名成为一名核酸检测志愿者,协助社区登记居民信息、核对人员信息、维持现场秩序。面对7000多人的检测量,孔祥欣没有丝毫犹豫。对她来说,能在家乡最需要志愿者的时候出一份力,是她永远不会后悔的选择。青春闪耀,不负韶华。 面对疫情的巨大考验,无锡商学院青年学子主动挺身而出,坚守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岗位,有力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服从大局、奉献社会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高品杰)
上外召开 2024 年春季校领导班子务虚会,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会上,学校领导班子围绕“依托传统优势,推动特色发展,开创对外开放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新局面”、“深化全链条联动机制改革,着力构建有效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体系”、“如何大力提升外语学科核心竞争力”、“关于改善学校财务状况的几点思考”、“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现状分析及优化方案”、“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性分析”、“加快推进校园规划打造更美好的一流大学校园空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打造我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理念、路径与举措”等议题进行了发言和深入讨论,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及规划的解决之道和未来路径。
尹冬梅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研讨会立足于“两个大局”大背景,正值学校75周年庆,更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思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为了什么,教育强国的目的是什么”。学校党的建设要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党委要落实“定方向、管大事、决策部署、带队伍、带班子、保落实”。作为关键少数,学校班子成员要立足当前、站高看远,展现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尹冬梅强调,一要细化方向,认清“时势”和“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借势而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用改革寻找出路,用创新开辟新局面。二要凝聚共识,把握“位势”和“作为”,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城市发展大局,找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地位,为建设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行动,不断提升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贡献度。三要集中力量,统筹“立”与“破”,找准办学“关节”,持续推进“跨界、交流、融合”。四要集中精力,坚持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李岩松指出,当前国际变化和时代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办学带来诸多挑战。本次头脑风暴会全面梳理了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未来发展瓶颈,聚焦矛盾、找准问题,开诚布公地交流见解,会议成果丰硕。
李岩松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希望大家从问题出发,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多思考“为什么”,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平衡好“术”与“道”,多到一线去调研,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帮助学校明晰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来源:党委宣传部
摄影:左振伟、陈扬
编辑|李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