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读了三遍《资治通鉴》我顿悟: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能忍、肯熬

小条 2024-10-10

清代学者王明生在评价《资治通鉴》时说道:

“这是一本世界必备的书,也是学者必读的书。”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年代史,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1362年历史。

它讲述了王朝的兴衰,帝王将相的动荡人生,为后人提供了无数的启示。

纵观本书,凡是不能保持冷静、意志薄弱的人,都会被提前淘汰。

只有懂得忍辱负重、坚持下去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读了三遍,我终于明白,人最大的能力就是忍耐、肯忍。

1

首先,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张二和陈宇的故事。

《资治通鉴·秦纪三》 据记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

秦王听说张耳、陈余是魏国名将,就下诏悬赏捉拿他们。

张二和陈宇走投无路,只得改名换姓,四处逃亡。

随后,他们逃到郴县,为李正(古代乡官的称呼)当护卫为生。

有一天,陈宇犯了一个小错误,被李正抓住,李正拿起鞭子就抽打了陈宇。

陈宇大怒,想要立即反击。

这时,张二偷偷拉了拉陈宇的衣角,示意他不要癫痫发作。

陈宇压下心中的怒火,低着头,承受着鞭打。

李峥走后,看到陈宇一脸不满,张二把他扶到树上,骂道:

我通常对你说什么?大人物可以屈服,但小小的急躁可能会毁掉大计划。

现在受了一点侮辱,受了一点骨肉之苦,还想冒着生命危险去对抗小官,那是不值得的。

闻言,陈宇猛地回过神来。

此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制力和耐心,过着匿名的生活。

直到陈胜、吴广起义后,他们在动乱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才被封为侯爵、将军。

《素书》 李说:“你不应该善于制定计划,也不应该满足于忍受屈辱。”

现实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屈辱和困难。

选择宽容,并不意味着懦弱或不耐烦,而是我们想把大事化小,把伤害和危险降到最低。

脾气暴躁或许可以暂时发泄一下愤怒,但最终只会毁了你的未来。

尽管受到屈辱,但暂时压抑住自己的愤怒让我能够保持自己的用处,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苏轼在《贾谊论》上写道:

君子得之远则须忍,得之大则须忍。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是想保护自己还是开创一番事业,你都必须学会忍耐。

c88ae66abd2f480d813bcff649738920~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73988&x-signature=6jV31URoMp6IAWMElN%2FEpTaTscY%3D2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历史学家司马迁的。

《资治通鉴》 据记载,司马迁出生于历史学家家庭,其父死后,继位为太史灵。

他年轻时就立志要写一本“藏名山,传后世”的史书。

公元前98年,李陵将军征讨匈奴,兵败投降。

此消息传开后,满朝文武百官都弹劾李陵,但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最终激怒了汉武帝。

汉武帝大怒,将司马迁投入大牢。

本来他是想死的,但想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他咬牙接受了堕落的残酷惩罚。

即使司马迁被释放后,也未能恢复元气。

面对身体残疾的羞辱和周围人的非议,他默默地承受着折磨。

此后,司马迁全身心投入史书的写作。

经过14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性著作《史记》。

这部巨著是我国传记史上第一部,被誉为“二十四史”之首。

王阳明说,人要修身养性,忍耐才能成为伟人。

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时,你的一生必然会遇到各种灾难、致命伤害和磨难。

但风不会永远持续,阵雨会持续一整天。

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风雨过后总会有晴天。

无论你跌倒多少次,你总会重新站起来。如果你克服了黑暗,你就会看到光明。如果你穿过十字路口,你就会到达顶峰。

6e774863bb454f5c81dfcfdb59b3b2de~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73988&x-signature=lF0qeocE2vFb%2FPDytiJ20u5WI3A%3D3

上面的两个故事告诉我们:

人生的坎坷总是多于平坦的道路。

克服困难、实现突破的关键就两个字:“忍”和“坚持”。

《资治通鉴》卷5记载了秦国丞相范受的生平。

范雎年轻时曾在魏大夫徐贾府中担任诸侯。

有一次,范雎作为使者陪伴齐襄王,得知范雎的名声后,派人给他送去10公斤黄金。

徐贾得知此事后,回到魏国,立即指责范雎泄露国家机密。

魏齐令侍从用木板、藤条狠狠地殴打范雎,很快就把范雎的肋骨打断了。

焕州见自己就要被打死,立即装死。

魏齐见状,命人将范寿用竹席包裹起来,扔进厕所,逼迫他向醉酒的客人身上撒尿。

面对难以忍受的屈辱,黄珠一动不动,但直到天黑才找到逃跑的机会。

后来,秦使来到魏国,他就偷偷乘坐秦使的马车离开了魏国。

到了秦国后,他以为自己会受到重用,但秦王完全不理睬他。

当时,黄珠在国外生活,生活贫困,经常暴饮暴食。

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从不抱怨。

在咸阳,他刻苦学习,充实自己的才华和知识,同时关注各国发展动态,分析世界大势。

一年后,他主动上书秦王,提出“远外交,近攻”的外交策略。

秦王大喜,立即邀请范雎。

经过几次交谈,秦王被范雎的才华深深折服,最终任命范雎为相。

《读书录》 写道: “忍无可忍,忍无可忍,而忍无可忍,只有懂得衡量他人的人才能忍耐。”

人生是一场耐力的战斗,耐心是一种生存策略,耐心是积累的积累。

真正能有所作为的人,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丢掉铠甲,而是保持沉默,坚持下去,积蓄力量。

水到了绝境就成了瀑布,人到了绝境就成了临界点。

如果你能忍住,只要你的生命力还在,哪怕踏入泥土,也终究能够走出来。

a6724895ac324e0e8f6769d06639a66a~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173988&x-signature=da6KHqSxXOyfjYuwGsoZg8qs6VA%3D4

很久以前,我读过一个短篇小说。

他们把石头切成两半,在一半上雕刻一尊佛像,在另一半上制作楼梯。

楼梯愤愤不平,大声质问佛像。为什么你供奉着佛像,我却被踩在楼梯上?

佛像说道: “我被千刀万刀砍成了今天的样子,你呢?”

雷石听到这话,尴尬得说不出话来。

正如曾国藩所说,只要坚守志向,努力奋斗,努力奋斗,无论大事小事,都会有所成就。

只有能够承受人生的考验,才能克服一切磨难和痛苦,走上向上的道路。

《资治通鉴》还描绘了司马懿的故事。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司马懿、曹爽同时被任命为木谷大臣。

曹爽出身曹氏,本来就有权力。

由于突然崛起,再加上皇帝年轻,曹爽根本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

此后不久,曹爽接到皇帝的命令,将司马懿从掌管兵马俑的太尉改为没有实权的太傅。

面对压迫,司马懿不但不抗争,还因病辞去职务,退出权力中心。

正因如此,曹爽才释放了他。

但司马懿在私生活中却十分低调,联系亲密同僚了解近况,并暗中让儿子司马师训练三千死人。

公元249年,曹爽到高平寺进贡,司马懿立即造反,推翻了曹爽政府。

经过十年的耐心和准备,司马懿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曾国藩曾说过:“人情险恶,世事兴衰,无一不是一个‘忍’字支撑的。”

性格修养的终极学校,充满了命运赋予的挑战和坎坷。

不管现在有多么屈辱、多么痛苦,只要你能忍耐、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从挫折中恢复过来。

俗话说,经验带来成功。

一旦克服了,你就会发现,人生的种种困难,往往都是另一种命运的成全。

镀金俚语文字《资治通鉴》第4卷46.9 购买作者冯唐说道:如果我只能看一本书,我会选择《资治通鉴》。

司马光著作《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古而治”。

“治”字不仅包括如何治理一个国家,还包括如何治理一个团体。

遇到困难时学会忍耐,忍受人生的困难,时刻锻炼自己的身心。

请相信,即使命运将你推向深渊,只要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能够重新站起来。

喜欢它并与您的朋友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