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告诉大家真实的李政道是什么样子,是我的责任,李政道现在在哪里?

小条 2024-10-24

8.7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a0f068fbe06843eaab23be15716f041a~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21&x-signature=yqpGGv94clvH5JeNA6alJp4CKEc%3D 1948年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学手持巨型计算尺拍摄来源: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

刘怀祖口述

主办方杨深南

刘怀祖先生,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市,曾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指导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总**处原副主任、秘书长。协助中国先进科学技术中心李政道先生,负责协调电子对撞机建设、中美联合物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内部事务。计划”(CUSPEA)和中国先进科学技术中心的运营。

李正道纪念馆

当我得知李正道去世的消息后,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李正道创作科学和艺术海报的历史中。 8月5日中午,我接到一位比我年长的学界朋友的电话,告诉了我一些令人震惊的消息。这些年来,我帮助他处理内务,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妻子秦惠珍在世时,他经常对别人说:“小刘是我们一家人。” 那时我只是三年级的学生,而他们已经是高年级学生了。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立刻想起1996年李女士去世前接到的电话。当年11月,李正道博士70岁生日晚宴结束后,他回到自己的宅邸,想通过跨越大洋的电话与李夫人分享当天的大事。简短的交谈后,李先生突然问道:“小柳先生在吗?我想跟他说几句话。”他补充道,“我想我的寿命有限,请保重。”正道。”他说。 “我不想面对这个,所以我安慰她说,‘不,我还在等待明年的到来。’但她没有回答,只是继续问。‘你会答应吗?’ ”我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那一刻,我和李医生都泪流满面,心情非常难过、难过。

很多媒体朋友联系我,想要接受采访。虽然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但我想我还是应该把我所知道的真实的李宗道告诉大家,尽管很多人劝我不要接受采访。那天晚上,我忙到很晚,记者们还要在报纸上发表报道,直到凌晨1点多才结束。之后我就睡不着了。以前和李先生在一起的情景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回放。

我们在车上聊天的时候,我看到一张演出账单飞出窗外,我就问:“刚才又一张演出账单发生了什么?这是邵逸夫博士捐赠的大楼。”我问他,“哦,当你捐赠一座建筑时,你需要一个名字,所以你不在乎这个?”他幽默地说,“我不在乎这个。”

他请一位画家为学术会议创作一幅主题画,我也听了他的要求。先进科学技术中心年度学术会议的主题是弦理论,他邀请李克兰作画。李正道博士解释了为什么弦在移动时会变成三维的。他还用《道德经》来解释道生一,道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闻言,李可兰一头雾水,表情也格外有趣。

在纽约的家里,我妻子去世后,他一个人招待我,甚至给我做饭。一共三道西餐,每道菜品都讲解的很仔细。印象最深的就是烤比碗还大的蘑菇,配着调料吃。我是一个木讷的人,但是我觉得这很有趣。我们庄严地面对面坐在桌边,餐巾互相包着。

我喜欢晚上喝红酒,有时喝到凌晨1点。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在北京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见面,聊各种各样的事情。他知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只是聆听和研究。过去的片段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同时,李政道在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发展史上也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各地都可以找到他的踪迹。他不仅帮助开创了高能物理学,而且推动了高能物理学的发展,启动了该学科的车轮转动。目前高能物理已经具备了自己发展的能力,应该自己走下去,也可以自己走下去。李正道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业仍在继续。

科学与艺术

李正道教授总是随身携带一本手掌大小的笔记本和几支彩色笔,装在一个看起来像眼镜盒的容器里。在机场候机时,他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所看到的东西(花、树等等)随意画了一些。当我的妻子不在家时,我出门前会留下一张小照片和几句温暖的话语,以表达我对她生活的爱和兴趣。每年过年,我们都会收到他亲笔写的贺年片。我特别喜欢的是他在壳里小鸡的照片旁边写的诗。蛋鸡有很多代的继承者。这件作品还具有苏绣特色。

他对艺术研究很深,涉及陶瓷、音乐、古画、古董等广泛领域。由于他出色的国画功底,很容易让人相信他从小就学过国画,但实际上,他学的并不是国画,而是中国武术。当时,他和他的兄弟在学校受到流氓骚扰,因此他的父亲聘请了一位武术大师来教他们防身术。

科学画册的概念最初来源于中国先进科学技术中心举办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他亲自决定会议主题、邀请嘉宾、议程等。 1987年,在讨论会议筹备时,他提出海报也可以是艺术品。我建议:“好吧!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没有艺术家朋友,你可以邀请他们一起讨论。”他拒绝了这个建议。他总是喜欢通过实验来测试事物,根据我与他一起工作的经验,没有什么是他没有亲自测试过的。他说:“我不忙,别打扰他们,我自己先试试。”

回忆起自己正在进行的并行计算机研究,他用棋盘上的线条作为背景色,将背景色设为浅灰色,并用大毛笔写下了“格子”二字。完成后,他拿给我看,自豪地说:“嗯,还不错。”然后把它打印在会议海报上。

第二次实验是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后进行的。该机器主要用于魅力物理研究。他将高能物理探测器框架与花朵结合起来,创作了一件名为“迷人的花朵”的作品。

在完成了两幅个人艺术作品后,他感到非常自豪,自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品非常吸引人。我说:“好吧,下次我请画家来参加。”第一位受邀艺术家是李凯兰教授。会议的主题是辐射。 Keranrao 为孩子观察到发出的光感到非常自豪。第二次让凯兰先生画画,这次的主题是弦理论。这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领域,我也不理解。经过一番解释,李克兰老师终于明白了,创作了一幅名为《超弦万物生》的作品,我把它送到荣宝斋装框。

d8cda9f172f9477cbbf86a9b7c2fa5b3~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21&x-signature=IBBb57FyFzogAT7bI2J%2By%2F13O1o%3D 《超弦万物生》 李凯兰

荣宝斋的师傅看到这幅画后,说道:“这是李可兰的作品吗?他从来没有画过这种风格的画,我们给他的很多画装裱过,但怎么可能?”我私下里说:“也许我买的是假货。”我只是微笑着告诉他把它装裱起来。因为背后的真相太深奥,此时还无法解释清楚。临走前,大师还提醒我不要上当,因为画上有李可兰的印章。

第三件是关于碰撞装置的,两只牛的角即将碰撞,但它们靠得更近了一点。这头牛看上去非常凶猛。李可染老师是一名佛教徒,家里常年备有香炉。当我去取画时,凯兰先生告诉李先生,他一直画温柔的东西,比如无忧无虑的牧童,但从未画过战斗场面。一个画家为了科学而两次改变风格是非常困难的。第一件是红绿圆点同时镶嵌的抽象作品,第二件是一头牛,后来变成了一个雕塑,安装在我做的清华科技园创新广场。

李博士将此与米开朗基罗的罗马教堂圆顶画作进行比较,并表示上帝和亚当手指之间的缝隙显示了两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在李凯兰老师的这幅画中,奶牛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碰撞,但势头已经到位。

他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说:“科学和艺术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同时他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翼,缺一不可。

2000年,李正道先生担任主编,我参与并协助他的工作,出版了专辑《科学与艺术》。这本摄影集收录了李可兰、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吴冠中、同年荣获国家图书奖的张沙娜等大师的科学主题作品。 奖。从科学解释到画册中画的摆放位置,李老师都经过精心修改和审阅。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曾经重印过,但目前已经绝版,在孔子古书网站上也买不到。

继承与延续

我对李正道晚年的健康状况了解不多。 2007年患上脑血栓后,我再也无法帮助他了。他非常细心,我们之间的接触很少。即便如此,虽然有一些贺卡形式的互动,但并没有直接的互动。

我退休后,他派儿媳妇来我家看望我。此后我又回去过一两次,但再也没有回去过。因此,有些人会说一些奇怪的话,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我停止帮助他们,他们就不会回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的腰部状况一直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背部旧伤经常复发,有时需要连续卧床休息数天,而且长途航空旅行也常常不方便。

抗战时期,他从贵州浙江大学到重庆探望母亲时,从卡车顶上摔下来,背部受重伤。他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约六个月,当时在浙江大学读书的王棍昌的妻子也照顾了他六个月。

他对青少年的关心,继承了王淦昌、吴大有、叶其荪、舒星北等老师。这些老老师都很真诚,他感受到了他们无私的关爱和帮助。王先生照顾受伤的学生,没有任何私心。徐星北老师的教学方式,吴大羽老师的督促方式,叶启勋老师的对待方式,都是无私的。因此,他认为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是无私的。

他始终不变的愿望是为年轻人创造机会。他多次向我表达了这个愿望,并在讨论博士后奖学金、郑诚基金等时强调了这一点。

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以1984年建立的博士后制度为例,当时国外的博士后制度非常简单,是教授招收博士后,费用由个人承担。必须担心这一点。然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博士后进京需要户口,配偶和子女也需要户口,孩子必须上学,来京后也需要有住处。这一系列问题极其复杂。

有了这些想法后,他与谷雨、林宗棠、张寿、张白发等朋友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些人都是当时国务院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他们讨论的内容非常详细。因此,当他向邓小平提出设立博士后转运站时,他不再是笼统地思考,而是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与国外做法完全不同,这种博士后流动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流动制度,非常具有独创性,是推进博士后制度的关键。

CUSPEA项目的学生办完手续后直接去找教授,所以除了纽约的一些同学之外,他们不太可能有机会见到李正道。我想70-80%的CUSPEA学生从来没有见过他。他不求他们任何回报。

必须叫“祖国”

我对李政道先生最深的理解是,他在文件和通讯中不一定使用“中国”,而总是使用“祖国”。我有时帮他整理材料,但他的手稿肯定是关于“祖国”的,而不是“我认为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 自从我认识他以来,这种写作风格就一直如此。

1977年启动“八七工程”时,我们的计划是建造一个4000亿电子伏特的质子定标加速器,这是一个巨大的高能计划。尽管他并不认为该项目会产生理想的物理结果,但新一届国家科委关于高能物理实验中心请示的第一份文件出台,该计划也已接近尾声。问他,他说: “我的责任是支持我的国家的决定,而不是仅仅因为我不同意就反对它。这是他的基本理念。”当然,这件事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无论是Collider项目、CUSPEA还是博士后项目,每一次工作的进展都会遇到某种阻碍或诽谤。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务实的态度,显然是因为他是一位热情的爱国者,没有其他兴趣。

1980年,当李政道教授忙于安排CUSPEA招收研究生时,几位有影响力的华侨科学家对CUSPEA提出了批评。他们致信国内***,指责CUSPEA“侮辱国家”,“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半殖民地国家还糟糕”,就像文革期间一样。

他们认为,虽然中国在20世纪初是半殖民地国家,但清华大学奖学金考试至少是中美两国共同主办的。然而,目前在新中国境内,所有CUSPEA考试题目都是美国人出题,这岂不是意味着其地位比“半殖民地”还要低吗?

这封信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掀起了炸弹般的风暴。许多人,包括一些***,认为这封信的观点是有道理的。这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左”的势力还很深的时候。当时“失权辱国”的罪名严重到无人愿意涉足。

李正道老师特地从美国回来,但当时他的脑子还一片空白,他无法理解教育部为什么不采取行动。一些牧师都很紧张,但只有源吉寺一个人精神很好。当时我负责一些行政工作,但我和他的关系并不像后来那么好。我们只聊了一点。我说我担心这个问题只有小平同志才能彻底解决,但是他理解,最后是邓小平同志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对引进博士后制度也非常执着和认真。由于博士后不属于学术体系,由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因此早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跨职能问题,而人力资源部门权限有限,很难单独解决。出现问题,人力资源部找到李总,向邓小平汇报情况,邓小平随即着手解决问题。经过这一系列事件,人事部的几位部长都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也变得非常密切。李老师天生具有非凡的天赋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与邓小平的交往中,李教授受到特别的尊重。邓小平见到他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里面等候,而是在门口迎接。两人见面时先握手打招呼,然后牵着手走进房间,可见两人的关系有多亲密。邓小平最后一次见到李时说:“我已经感谢过你了,但你不一样,我们是老朋友了。”李先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上妻子的适应能力,都体现在他的工作中。他们婚姻的美好。

在和林宗棠开玩笑时,我们曾经开玩笑地说:“小平同志懂吗?物理上的东西他不一定都懂。”但邓小平最后总是说:林宗棠经常模仿这句话,可见邓小平对李政道有基本的信任。

当时也有传言说邓小平曾许诺给他高位、优厚的薪水,甚至教育部长的职位,但这些都不是李所追求的。那些散布谣言的人只是在尝试。自己评判别人。

我相信李博士是一位天才,是科教事业的推动者,是一位有能力、坚强的人。当然,他也有任何有能力、有实力的人都会有的弱点,比如过于自信。当出现分歧时,有能力的人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承认自己的缺点,但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我在先进科学技术中心工作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他给医生的津贴很少,和司机的津贴一样。我认为这不合适,并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继续带着枪,没有发生任何事故。通常当我遇到分歧时,我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我从来不会连续三次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外部的问题,我会把情况报告给李太太。李太太有时会同意他的观点,但后来她认为我是对的,让我在第二天午餐时提出这个问题,并告诉我不要再说什么。

我们之间将会做出一些调整。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李女士要求我详细说明。李先生不会在我面前和李先生争论,但是两天后,李先生会告诉我,小刘会照你说的去做。通常这样的争论都是微不足道的,不会引起重大争议。

“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物理学才能享受它,但我们为什么要在意虚假的名声呢?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我相信追求就足够了,不需要自始至终伴随着虚假的名声。生活。这个观念对我影响很深。人做事往往先考虑利益,而李老师的兴趣在于他的老师叶启顺、王淦昌、徐兴北、吴大有。我认识的这四个人对他影响最深。他们无私的爱激励他以同样的爱对待年轻一代。

5137ecf9b2f44916b5f7aec2dcc8d23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21&x-signature=%2BTL5bWmxeSIbCKRdtcvBg4MjuAw%3D 苏州东山李氏墓地大理石浮雕《无尽无极》

我在李医生的家乡苏州帮助整理了他的坟墓。里面有五幅“科学与艺术”的浮雕,极其精美,震撼人心。他的妻子安息在那里,他的墓碑已经刻好,并被漆成红色,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今年11月举行安葬仪式后,墓碑上的文字将被涂成黑白两色,以表达哀悼。到时候我也会去给他们最后一次送行。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