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科技大赛决赛近日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有日本国内外642所大学参赛,主赛道提交作品7044件。港澳台及国际赛道共收到作品142件,其中参赛院校作品667件,提交作品数量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在本次大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这不仅是北京理工大学在特等奖上首次实现突破,获奖作品数量也创学校历史新高。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科技竞赛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聚焦并紧密结合国家能源和节能减排工作环境政策。它是融合绿色发展、“双碳”战略等国家重大需求的定向性、示范性全国大学生竞赛,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涉及面广。
从2024年2月起,北京理工大学将开始筹备本次比赛。学校围绕“双碳”战略,开展分享沙龙、竞赛指导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来自11所高校的96支队伍参加了校内活动。参加了学校比赛。随后选出三十支队伍参加北京站比赛。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获奖作品。
特等奖
一种采用吸附净化的新型工业污水利用系统
研究团队利用生物微藻的净化能力,去除工业污水中的氮、磷以及重金属镉、铅、汞,并结合储热、生物质、风、光等元素,打造多能源实现了解决方案的互补。在处理污水的同时提高了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
一等奖
“氦”海水淡化—— 多级反蒸发海水淡化设备说明书
研究团队设计了多级反蒸发海水淡化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填充太阳能电池板、透水层、蒸汽膜、支架、氦气来逆蒸发水。多级结构重复利用水蒸气冷凝潜热,使海水淡化过程更加高效、环保。
二等奖
冷地热农业—— 混合余热利用系统
该团队设计了一种混合废热利用系统,将废热回收热交换器放置在汽车的排气管内,以回收废气中的热量,并用它来加热电池和驾驶舱,而无需增加电池输出。电池的性能还可以加热驾驶室,从而节省能源并减少排放。
三等奖
清凉宇星—— 溴化锂车载膜蒸馏吸收式制冷装置
该团队采用吸收式制冷设备,利用燃油动力和氢动力车辆的废气、热辐射等废热来冷却车辆内部,并创新性地利用膜蒸馏技术来浓缩设备发电机、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我们设计了余热回收装置和装置内的电子控制装置,使吸收式制冷技术应用于小型车辆成为可能。
基于仿生叶片流路的柔性微型氢燃料电池发电装置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可弯曲的叶形仿生流场紧凑型氢燃料电池,兼顾灵活性、效率和经济性。灵活的模块连接方法可实现创新设计的叶片性能。仿生流场进一步优化。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纳米流体的新型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
针对北方冬季低温导致太阳能热泵系统爆管的问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共晶溶剂纳米流体(NDDES)的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 NDDES冰点低同时保证传热效率和温度范围宽的优势可以解决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出现的太阳能集热管爆炸问题。
“碳就是轻”基于变密度法的6轴机械臂轻量化设计
研究团队对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工业生产线的六轴机械臂进行了拓扑优化的轻量化设计。以一款六轴机械臂为例,在极端的工作和使用寿命条件下,Altair Inspire 软件可将单机功率降低约1.96kW,整体重量可大幅降低。重量减少约41.256 公斤,减少能源消耗和材料浪费。
“碳”连接未来—— 二氧化碳智能回收技术与装备
团队围绕航空航天和水下密闭环境作业的绿色可持续问题,设计研发了高效、低能耗、运行稳定、智能化全流程碳捕集技术与装备,全面实现了建设和优化设计。该设备气体处理能力为2m3/h,当CO2浓度为15%时,除碳率可达99.5%。
“光能快车”——基于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混合能源的物流飞机
面向“低空经济”,聚焦物流行业,团队开发了基于“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混合能源系统的短途系统,可实现更高的载运率运输,提高单次运输能力。设计了一款物流运输机。具有运输效率高、耐用性高、零排放等优点。
大胆探索,勇于担当。北理工学子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始终坚持培养立德树人的基本使命,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绿色改革,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重大改进继续产生标志性的教育成果——
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创历史最高业绩。
“十三五”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7项,被认定为6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之一。
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育创新大赛中,北理工教育队荣获三项特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
展望新征程,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传承光荣传统,保持红色血液,努力构建一流、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谱写北理工新篇章。教育技能与实际行动。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头条##二氧化碳目标##节能减排#
关注“北京工业大学招生”标题,获取有关北京工业大学、全国首批211大学、985大学、“双一流”大学的最新趣闻信息。
部分资料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官方微博/官方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