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出自《史记》的200个典故,你知道哪些?,出自《史记》的故事有哪些?

小条 2024-10-31

资料来源:《史记》:“汉朝司马相如在临邛富贵卓王父孙家设宴,当时卓王父孙娶了新守寡的女儿文氏。那里。”

79.把羊变成狼

说明:仅靠比喻不足以提供指导。这也比喻一个善良的人控制一个强势而有野心的人是多么不好。

资料来源:《史记·高祖本纪》:“太子麾下的所有将军,都试图让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将军。既然太子在指挥他们,这就像用羊来指挥狼一样。这和做事没有什么区别。”它。”

80.四面八方相连

解释: 意思是交通十分便利。

来源:《周易》:“吾夫陈留天下领袖,郊外四通八达。”

81. 人头和动物的声音

说明:这是一个骂人的话,指的是一个人虽然是人却愚蠢得像动物一样,指一个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资料来源:《史记·孔子世家》:“(胡亥)杀(李)斯,(冯)治病,任命赵高。可怜啊!人头兽尖叫。”

82.就像狼追羊一样

解释: 意思是像狼追羊一样。

来源:《易》:“宁城成为济南队长,他的统治就像狼追羊。”

83. 战斗

解释:指土地的边界相连,可以相互束缚,如牙齿相扣。

资料来源:《易》:“高帝赐太子弟,地犬治之。”

84. 世界独一无二

解释:它的意思是卓越和独特,即世界上没有第二件事。

来源:《易》:“听说我老婆的小老公是无与伦比的。”

85. 外宽和内深

说明: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意思很深。

资料来源:《史记·殷本纪》:“洪是一个嫉妒之人,外表宽广,内心深处。虽然他敏感而善良,但不享受洪的人会受到邪恶的惩罚。”

86.天地之冠

解释:这意味着两党有很大不同。

资料来源:《史记·殷本纪》:“算命而不判断,就看不见敌人。为人谋划而不判断,就无处可去。这是遥远的事,仅此而已。” ‘犹如天地之冠。 ”

87.物以类聚。

解释: 意思是同类事物聚集在一起。

来源:《吕氏春秋》:“同光相照,同种相追,云追龙,风追虎。”

88、危险如朝露。

解释:表示危险如朝露,太阳一升起就消失,表示你面临毁灭或危险的境地。

来源:《史记·吕不韦列传》:“君临危如朝露,将军欲延年益寿!”

89.天人间一瞬间

解释:此词指的是天人之间的关系。

来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我也想了解天人关系,了解古今变迁,创造一个家庭故事。”

90. 舞蹈技巧

描述:指曲解法律规定,谋取私利的行为。

资料来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不逃避刀锯处决的,不应被视为贿赂。”

91.比较

解释:这意味着一起谈论和看到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物。

来源:《史记·留侯世家》:“相比之下,都是明阳大师的错。”

92. 一边看房子一边吃饭

解释:就是军队不带粮草,到处吃。

资料来源:《史记·项羽本纪》:“但陈沙用守军的士兵驱散了数百人。他们举起武器大声喊叫。士兵们没有使用弓或戟。他们在白色的栅栏上漫步,看着房屋,吃了他们的食物,然后在世界各地横冲直撞。”

93.高尚正义

说明:汉文帝推荐的一种推选预备官员的制度,唐宋时期沿袭,设立尊贵尊贵的部门。指德才兼备的好人。

资料来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汉文帝颁旨曰:‘二审、三审……鼓励贤人直言,给我最好的建议,以改正我的错误。’”我发出。 ”

94. 家是我心之所在

解释:表示非常钦佩某人或某事。

来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一个词“《史记·项羽本纪》”。 “高山静止,风景驻足,我无法到达,但我的心却去那里。我想读孔子的书,看看他的为人。” ”

95. 野兽怨恨

解释:这意味着一点点的不满,比如盯着某人看,可能会扩展成很小的愤怒。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食之德必还,兽之恩怨必还。”

96.听从建议

解释:意味着非常信任某人,遵循一切并采纳其中提到的所有想法。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汉王赐我将军印,赐我万人,衣食我,听我谏言,故至此。”

97.助纣为虐

解释:指帮助周王作恶。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

来源:《史记·项羽本纪》:“如今入了秦朝,太平了,心满意足了,这叫扶篱笆,但这是残酷的。”

98. 坐下来看看成败。

解释:指冷眼地看待别人的成功和失败。

来源:《史记·高祖本纪》:“当你看到一场战争时,你想坐下来看看它是成功还是失败。当你看到胜利者时,你想加入他。”

99. 抬起左侧并将其拉至右侧。

解释: 戈:引导。比喻互助。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吾夫赵氏独欲改燕国,因二贤王左右左右,故被指弑君,燕国灭亡。”

100.满月时钱会减少。

说明:月有盈有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开始衰落。

资料来源:《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句话说:‘日之正则行,月满则衰。’万物盛而衰,此是天地常态。”地球。

101.绝对

描述:表示很短的一段时间。

资料来源:《史记·陈涉世家》:“臣将弑君,子将弑父。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

102.他们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同样的新闻或事情,因人而异也会有不同的解释。

来源:《史记:曹尚国》

世家》:“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103. 因人成事 解释:指本身没有能力,依靠他人的力量完成事情。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104. 沾沾自喜 解释:指自己觉得美好而得意;多用于形容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足得意,表现出一种轻浮的样子。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105. 以暴易暴 解释: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106. 一败涂地 解释:原指―旦失败就肝脑涂染遍地,形容惨败;后用于溃败的不可收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107. 一意孤行 解释: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108. 异军特起 解释:指另组一支军队,自树一帜;比喻另一种力量或派别卓然兴起。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109. 大失所望 解释:指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处:《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110. 拔山盖世 解释:原义力能拔掉大山,形容人的力气强大或志向远大。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11. 独当一面 解释:指单独承当一方面的工作或使命。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112. 倒行逆施 解释: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113. 腹诽心谤 解释:意思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非而心谤。” 114. 家徒四壁 解释:意思是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家中十分贫穷,一无所有。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115. 海市蜃楼 解释: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蜃(蛤蜊)为雉(麻雀)入海所化。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蜄(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116. 汗流浃背 解释:原义是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 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孝文皇帝既益明*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117. 恨入骨髓 解释:意思是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处:《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118. 匡乱反正 解释:意思是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119. 后来居上 解释:原指资历浅的反而位在资历长的之上;现在多用来比喻后来的人和事,进步很快,赶上或超过了先前的。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上默然。 120. 价值连城 解释:意思是物品价值抵得上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121. 解衣推食 解释:意思是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122. 门可罗雀 解释: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之况。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123. 平易近人 解释:意思是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24. 身先士卒 解释:指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代也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125. 期期艾艾 解释:指西汉人周昌口吃,讲起话来常重说“期期”;多用于形容人口吃,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 出处:《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126. 取而代之 解释:意思是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127. 丧家之犬 解释:意思是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128. 死灰复燃 解释: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出处:《史记·韩长儒列传》:“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燃)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129. 兽聚鸟散 解释:意思是像鸟兽一样时聚时散。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130. 脱颖而出 解释:原指锥尖透过囊袋显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本领全部显现出来。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131. 松枝挂剑 解释:意思是比喻重信义。 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132.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解释:意为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比喻即使弱小,团结一致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情绪化的坚定信念。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133. 随波逐流 解释: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134. 为民请命 解释:指替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135. 相见恨晚 解释:意思是遗憾相识太晚。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136. 先发制人 解释:原指在战争中的双方,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制伏对方;后来泛指先下手采取行动。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137. 熙熙攘攘 解释: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38. 引车卖浆 解释:意思是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姓。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139. 敌不可假 解释:意思是不可宽容敌人。 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 140. 运筹帷幄 解释:指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拟定作战策略。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141. 吴市吹箫 解释: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142. 一言九鼎 解释:指一句话重于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143. 夜郎自大 解释:原指国土很小的夜郎国王自以为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144. 周公吐哺 解释: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145. 悬门抉目 解释:意思是以之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146. 变风易俗 解释:意思是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俗。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147. 瞻云就日 解释: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148. 中原逐鹿 解释:意思是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后来泛指整个中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 149. 内视反听 解释:意思是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50. 相门有相 解释:意思是宰相门里还出宰相,旧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151. 仰取俯拾 解释:意思是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152. 羊狠狼贪 解释:意思是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153. 舟中敌国 解释:意思是同船的人都可能成为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154. 高阳酒徒 解释:原义是汉代郦食其欲投效刘邦,被误以为儒生而遭拒,遂自称为“高阳酒徒”,始被刘邦所用;后泛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155. 鞠躬君子 解释:意思是谨敬尽职的人。 出处:《史记·韩长孺列传论》:“壶遂之内廉行脩,斯鞠躬君子也。” 156. 同明相照 解释:意思是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157. 谈言微中 解释:意思是形容说话委婉曲折而切中事理。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158. 引绳批根 解释:比喻合力排斥异己。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 159. 又生一秦 解释:意思是又造成一个强敌。 出处:《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160. 胁肩累足 解释:意思是恐惧的样子。 出处:《史记·吴王濞传》:“尝患见疑,无以自白。今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 161. 为德不卒 解释:意思是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162. 岩居川观 解释:意思是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 163. 衣绣夜行 解释:意思是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164. 山河带砺 解释:意思是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165. 大名难居 解释:意思是指盛名之下不易自处。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166. 登坛拜将 解释: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 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167. 百二山河 解释:意思是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168. 巧发奇中 解释: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出处:《史记·孝武本纪》:“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169. 发蒙振落 解释:原义是揭去蒙盖在眼睛上的障碍,振落下树枝上的枯叶;比喻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出处:《史记·汲黯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170. 风起云蒸 解释:意思是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171. 以貌取人 解释:指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人的品质才能。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172. 以古非今 解释:意思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173. 正襟危坐 解释:意思是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174. 应弦而倒 解释:意思是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175. 坐不安席 解释: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 176. 指事类情 解释:意思是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 177. 钟鸣鼎食 解释:指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178. 心非巷议 解释:意思是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179. 因势利导 解释: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引导。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180. 爽然若失 解释: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鵩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81.胜任愉快 解释:意思是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182.囊里盛锥 解释:意思是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183.不可胜道 解释:意思是无法尽说,极言其多。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184.飞鸟尽,良弓藏 解释: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185.目挑心招 解释:意思是眉目传情,心神招引。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屐,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186.马上得天下 解释:喻指武功建国。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187.民不聊生 解释:本义指百姓没有办法生活下去;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出处:《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188.千金之裘 解释:比喻积小才能成大。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18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解释:原义是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因其花朵美艳,果实可口,人们纷纷去摘取,于是便在树下踩出一条路来;比喻为人真诚笃实,自然能感召人心。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90. 怒发冲冠 解释:原义是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91. 判若鸿沟 解释: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192. 明珠暗投 解释: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193. 劳苦功高 解释:意思是形容做事勤苦而功劳很大;多用以慰问和赞颂别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194. 抱头鼠窜 解释:意思是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失败后狼狈逃跑。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争张黡、陈泽之事,二人相怨。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 195. 捷足先登 解释:原义是脚步快捷者最先登上高峰,比喻行事捷速能先人一步获得所求。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196. 歌功颂德 解释:意思是颂扬功绩和德行。 出处:《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197. 抱薪救火 解释:指抱着柴火救火,比喻以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 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98. 不赞一词 解释: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199. 扬扬自得 解释:指非常得意,常用于形容人的形态十分得意。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200. 作壁上观 解释: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在一旁观望,不给予帮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懦恐。” 来源:诸子界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