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统计学原理课后答案【统计学原理课后题答案】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 单选题1、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200以下,第二组200-220,第三组220-240,第四组240以上。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 A.100 B.180 C.190 D.200 正确答案:C
2、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到原来的1/4,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A.4倍 B.8倍 C.16倍 D.20倍正确答案:C.
3、下列属于总体的是( )。A.某县的钢材总产值B.某地区的粮食总产量C.某公司的全部销售收入D.某企业的全部产品
正确答案:D
4、某县某年平均每100名女性人口的男性人口为115人,这个指标属于(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平均数正确答案:B
5、某企业2005年的产值为300万元,2010年产值为400万元,平均每年增加( ) 。A.20万元B.25万元C.50万元D.100万元正确答案:A
6、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30%,那么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加( )。A.20%B.30%C.40%D.50%正确答案:B
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正确答案:D
8、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10%,则现在1元钱( )。A.只值原来的0.91元B.只值原来的0.88元C.与原来1元钱等值D.无法与原来比较正确答案:A
9、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职工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0+9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 )。A.增加90元B.减少90元C.增加110元D.减少110元正确答案:A
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人均利税额是( )。A.都是连续变量B.都.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正确答案:D
11、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正确答案:C
12、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指数为90%,产量指数为130%,则生产费用总额指数为( )。A.20%B.220%C.17%D.117%正确答案:D
13、以2010年a0为最初水平,2016年a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 )。A.4次方B.5次方C.6次方D.7次方正确答案:C
1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面粉质量等级B.电脑的单位成本C.产品合格率D.女性人口比重正确答案:A
15、某企业2016年7月1日至5日对该企业6月30日的生产设备完好情况进行,时间是( )。A.6月30日B.7月1日C.7月1日至5日D.5天正确答案:A
16、当我们研究某地区人口状况时,每人的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不同,这体现了( )。A.总体的大量性B.总体的差异性C.总体的同质性D.总体的社会性正确答案:B
1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D.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正确答案:D
18、下列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C.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正确答案:A
1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A.总体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B.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单位总量C.总体指标和综合指标D.价值总量和实物总量正确答案:A
20、 某厂某年职工劳动生产率为20000元,是历史最高水平的1.2倍。这里的1.2倍是( )。A.比例相对数B.计划完成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正确答案:D
21.、用有名数来表现相对指标的,主要是(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正确答案:C
22. 、某班四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正确答案:A
2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的范围C.确定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正确答案:A
24、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则总体单位是( )。A.50名职工B.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正确答案:C
25.、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正确答案:B
26、一个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正确答案:C
27、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1元钱( )。A.只值原来的0.8元B.只值原来的0.83元C.与原来1元钱等值D.无法与原来比较正确答案:B
28、 样本的组成单位( )。A.是总体单位B.不是总体单位C.可能是总体单位,也可能不是总体单位D.以上三个答案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C
29、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为了应用概率论C.为了深入开展研究D.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估计总体指标的数值正确答案:D
30、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2倍B.3倍C.4倍D.5倍正确答案:C
31、在用一个回归方程进行估计推算时,( )。A.只能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B.只能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C.既可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也可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D.不须考虑因变量和自变量问题正确答案:B
32、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职工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正确答案:A
33、数量指标的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 )。A.没有关系B.无直接关系C.有反向关系D.有正向关系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34、 能够用有名数表示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平均差系数E.标准差系数正确答案:ABC
35.、下列各项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企业个数B.厂房面积C.人口数D.原材料消耗量E.学校所数正确答案:ACE
36、下述关系中存在负相关关系的是 ( )。A.在合理限度内,农业中施肥量和平均亩产量之间的关系B.商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单位产品成本和单位原材料消耗量之间的关系D.商业企业的劳动效率和流通费用率之间的关系E.工业产品产量和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BDE
37、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A.编制相关表B.绘制相关图C.计算估计标准差D.计算相关关系E.对现象作定性分析正确答案:ABDE
38、下列指标中,可以作为总体单位总量的是( )。A.人口总数B.工业总产值C.商品销售额D.工业企业总数E.商业零售网点数正确答案:ADE
39、直线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变量间( )。A.可能完全不相关B.可能是曲线相关C.高度相关D.中度相关E.显著相关正确答案:AB
40、环比增长速度等于( )。A.逐期增长量除以前一时期水平B.逐期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C.环比发展速度减1D.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后者与前者之商减去1E.相邻两个时期定基发展速度之差正确答案:ACD
41、代表性误差可能存在于( )。A.重点B.典型C.抽样D.普查E.统计年报正确答案:ABC三、简答题
42、一份完整的统计方案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1)确定的目的与任务;(2)确定对象和单位;(3)确定项目;(4)确定时间和期限;(5)制订的组织实施计划。
43、什么是平均指标?它有哪些作用?
正确答案:平均指标是指代表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作用:(1)用于同类经济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2)用于同一总体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3)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4)用于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进行实力上的估算。
44、抽样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只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2)用一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3)抽选部分单位时要遵循随机原则;(4)抽样会产生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计控制。
四、计算题
45、两个不同水稻品种分别在两个田块上试种,其产量如下:假定生产条件相同,分析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正确答案:
46、某地区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为11016万元,比第一季度增长10.16%,第二季度的销售量比第一季度增长8%。请计算销售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使居民多支出的金额。
正确答案:
47、某企业2015年第一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
48、某企业基期和报告期工人基本工资如下: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变动情况。
正确答案:
49、某工业企业某产品近几年产量与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求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回归方程,指出该方程的经济意义;并估计产量为50万吨时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50、某灯泡厂某月生产5000000个灯泡,在进行质量检查中,简单随机抽取500个进行检验,这500个灯泡的耐用时间如下表:
请按照重复抽样计算:(1)该厂全部灯泡平均耐用时间的取值范围(概率保证程度0.9973);(2)检查500个灯泡中不合格产品占0.4%,试在0.6827概率保证下,估计全部产品中不合格率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课后选择判断题*题及答
统计学原理第七版李洁明-课后选择判断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
(1)统计学(2)统计活动(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3.下列变量中,( )属于离散变量。
(1)一包谷物的重量 (2)一个轴承的直径 (3)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4)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
(1)指标 (2)标志 (3)变量(4)标志值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1)员工年龄(2)员工性别(3)员工体重 (4)员工工资
6.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
(1)连续变量 (2)离散变量 (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 )
(1)动态指标(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 (4)强度指标
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 )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 (4)统计推断法
9.(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 (2)咨询功能(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
10.(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2)及时性 (3)总体性 (4)连续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1)差异性 (2)综合性 (3)社会性(4)同质性
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
(1)威廉·配第 (2)阿亨瓦尔(3)凯特勒(4)恩格尔
13.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
(1)抽象的量(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 (4)可直接相加的量
14.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
(1)算术学派 (2)社会统计学派(3)国势学派(4)数理统计学派
1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1)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3)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关系
(4)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二、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2.三个学生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4.统计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5.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6.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7.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8.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的(×)
9.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10.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1.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员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12.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分别用于统计阶段、统计整理阶段和统计分析阶段。(×)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对象是( )。
(1)各百货商店(2)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3)一个百货商店(4)每位工作人员
2.全国人口普查中,单位是( )
(1)全国人口(2)每一个人 (3)每一户 (4)员工工资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
(1)全部设备 (2)每台设备(3)每个工业企业 (4)全部工业企业
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方式是( )
(1)普查 (2)典型 (3)抽样(4)重点
5.某市规定2015年工业企业年报的呈报时间为2016年1月31日前,则时间和期限为( )。
(1)一个月、一年(2)一年、一个月 (3)一年、一天 (4)一年零一个月、一天
6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1)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2)确定的范围查的单位(3)确定的单位
(4)登记的方便
7 .某企业的员工人数构成表如下: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1)性别(2)男、女(3)文化程度(4)性别和文化程度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又如其邻近组的中值为 480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1)520 (2)510 (3) 530 (4)540
9.次数密度是( )。
(1)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2)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
(3)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4)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1)小于1(2)等于1 (3)大于1 (4)不等于 1
11.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 40-50 三组为 60-70 ,第四组为 70-80 第五组为 80以上,依*惯上规定( )
(1) 50 在第一组 , 70 在第四组 (2)60在第二组,80 在第五组
(3)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4)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12.对员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 , 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1)员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2)员工人均月收人额的多少
(3)员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人额的多少(4)员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13.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1)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2)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种形
(3)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4)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14.下列中,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1)企业设备 (2)人口普查 (3)农村耕地(4)工业企业现状
15.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要由( )限定。
(1)表的总标题 (2)表的横行标题 (3)表的横行和表的纵栏(4)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
二、判断题
1.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是重点。(√)
2.对某市下岗员工生活状况进行,要求在1个月内报送,所规定的时间是期限。(√)
3.抽样与重点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4.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或100%。(×)
5.次数分配数列是指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
6.在统计中,对象可以同时又是单位,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
7.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为上限的那一组。(×)
8.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各种统计指标的。(×)
9.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资料的搜集。(√)
10.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11.较小制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组变量值下限的次数合计有多少。(×)
12.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但普查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
第三章 练*题
单项选择题
1.某县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1)平均指标(2)强度相对指标(3)总量指标(4)发展水平指标
2.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
(1)变形(2)倒数(3)平均数(4)开平方
3.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牛,单位成本18元;3月份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
(1)
(2)
(3)
(4)
4.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全距大,那么( )
(1)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2)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
(3)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4)全距与标准差并不存在上述关系
5.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1)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2)权数的绝对数多少
(3)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4)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6.标准差系数抽象为( )
(1)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2)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3)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4)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7.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1)简单算术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4)几何平均数
8.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
(1)不变 (2)增大 (3)减小 (4)无法预期其变化
9.今有两组大学生按年龄分配的资料如下:
哪一组大学生平均年龄高?(甲)第一组;(乙)第二组。
哪一组年龄众数高?(丙)第一组;(丁)第二组。( )
(1)甲、丙(2)甲、丁(3)乙、丙(4)乙、丁
10.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则平均废品率(%)为( )。
(1)1.5%(2)1.45% (3)4.5% (4)0.94%
11.某商店在制订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 )
(1)算术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众数
12.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
(1)算术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中位数
13.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家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700床),则该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这个指标属于( )
(1)平均指标(2)相对指标 (3)总量指标 (4)发展水平指标
14.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 )。
(1)
(2)
(3)
(4)
15.某企业2013年员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16年员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员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
(1)增大(2)减小(3)不变(4)不能比较
16.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0名员工。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
(1)计划产值(2)实际产值(3)员工人数(4)企业数
17.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 )
(1)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2)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3)等于2倍的平均数(4)等于2倍的标准差
18.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程度。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 )。
(1)等于0 (2)等于1 (3)大于0 (4)大于1
19.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
(1)众数(2)四分位数(3)中位数(4)平均数
20.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 )。
(1)对称的(2)右偏的(3)左偏的(4)无法确定
判断题
1.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2.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灵活,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
3.用劳动单位表示的总量指标,称为劳动量指标,它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4.如甲、乙、丙三个企业今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和105%那么这三个企业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0%。(×)
5.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6.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是用复名数来表示的,因此都可以计算它的正指标和逆指标。(×)
7.权数的绝对数越大,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也就越大。(×)
8.两个企业比较,若X甲>X乙,甲>0,由此可以肯定乙企业生产的均衡性比甲企业好。(×)
9.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10.某企业计划规定,2016年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10%,实际执行结果降低5%,仅完成单位产品成本计划的一半。(×)
11.当各组的变量值所出现的频率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就失去作用,因而,加权算术平均数也就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12.甲洗衣机企业2016年第一季度洗衣机产量对乙洗衣机企业同期产量的比率是比例相对指标。(×)
13.比较两组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时,标准差系数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1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15.相对指标就是质量指标。(×)
第四章 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
(1)变量和次数(2)时间和指标数值 (3)时间和次数 (4)主词和宾词
2.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1)相对数动态数列(2)时期数列(3)间断时点数列(4)平均数动态数列
3.某地2011-2016年各年6月30日统计的人口资料如下:
则该地区2012-2016年的年平均人数为( )。
(1)
=24.3(万人)
(2)
=24.6(万人)
(3)
=19.7(万人)
(4)
=20.25(万人)
4.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
(1)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3)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加1(或100%)
5.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1)100%(2)400%(3)120%(4)1200%
6.假定某产品产量2016年比2011年增加了35%,则2016年比2011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1)
(2)
(3)
(4)
7.某企业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元,22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则平均增长量为( )。
(1)
(2)
(3)
(4)
8.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连年下降的,已知从2011年至16年间总的降低了6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 )。
(1)
(2)
(3)
(4)
9.某城市2016年末有人口750万人,有零售商业网点3万个,则该市的商业网点密度指标是( )
(1)2.5千人个(2)250人个 (3)0.25个/千人 (4)250个/人
10.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 )。
(1)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
(2)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
(3)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4)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
11.增长1%的绝对值是( )
(1)水平指标(2)速度指标(3)水平与速度相结合的指标(4)什么也不是
12.评比城市间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各城市每人分摊的绿化面积按年排列的动态数列是属于( )。
(1)总量指标的时期数列(2)总量指标的时点数列(3)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4)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13.年距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
(1)年距增长量÷最初水平 (2)逐期增长量÷最初水平 (3)逐期增长量÷前期水平(4)年距增长量÷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14.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
(1)只能是总量指标(2)只能是相对指标(3)只能是平均指标
(4)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
15.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
(1)提高2.9%(2)提高3%(3)下降3%(4)下降2%
16.2016年某地区新批准73个利用外资项目,这个指标属于( )。
(1)时点指标(2)时期指标(3)动态相对指标(4)比较相对指标
17.如果要侧重分析研究现象在各时期的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则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应该是( )。
(1)算术平均法(2)调和平均法(3)几何平均法(4)方程法
18.下列动态分析指标中一般不取负值的是( )。
(1)发展速度 (2)增长量 (3)增长速度 (4)平均增长速度
19.已知某企业某指标的发展速度为1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平的
(1)说明该现象发展趋势良好 (2)说明该现象发展趋势欠佳
(3)说明该现象增长趋势一般(4)应根据指标的性质与内容来
判断题
1.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2.年距增减水平是反映本期发展水平较上期发展水平的增减绝对量。(×)
3.把某大学历年招生的增加人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4.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5.最佳拟合趋势之最好的判断方法是用各条线y与实际值y的离差平方和∑(y-y:)2的大小来判断(√)
6.某企业产品产值同去年相比增加了4倍,即翻了两番。(×)
7.如果季节比率等于1或季节变差等于0,说明没有季节变动。(√)
8.动态数列的指标数值只有用绝对数表示。(×)
9.一个动态数列,如中间年份的递增速度大于最末年份的递增速度,则按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大于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
10.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11.某企业产品的废品率逐月下降,一月份生产12500件,废品率为2.4%;二月份生产13800件,废品率为2.2%;三月份生产11200件,废品率为2%。则一季度的平均废品率为(2.4%+2.2%+2%)/3=2.2%(×)
12.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第五章 练*题
单项选择题
狭义指数是反映( )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1)有限总体 (2)无限总体(3)复杂总体 (4)简单总体
2.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1)报告期(2)基期 (3)计划期 (4)任意时期
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1)1.8% (2)2% (3)20% (4)18%
4.
表示( )
(1)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2)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3)由于产量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增减数量
(4)由于产量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5.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
(1)10% (2)90% (3)110%(4)111%
6.某位居民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准情况下,按报告期的物价购买消费多支付20元,按基期价格购买的消费品支出是400元,则价格指数为( )。
(1)95%(2)110%(3)90%(4)105%
7.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可以分解为两个指数,所以( )
(1)任何平均指标都能分解
(2)加权算术平均指标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标才能分解
(3)只有加权算术平均指标才能分解
(4)按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指标,并有变量数值和权数资料时才能进行分解
8.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 )
(1)
(2)
(3)
(4)
9.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
(1)
(2)
(3)
(4)
10.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1)综合指数(2)平均指标指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4)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
(1)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2)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3)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4)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12.已知张某买了两种股票的综合价格指数上涨了24点,本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14元,前日的平均收盘价格为( )元。
(1)10.64(2)0.5(3)11.29(4)1
13.能分解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的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它的分子、分母通常是( )。
(1)简单调和平均数(2)简单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4)加权算术平均数
14.平均价格可变构成指数的公式是( )
(1)
(2)
(3)
(4)
15.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职工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 )
(1)质量指标指数(2)可变构成指数(3)固定构成指数(4)结构影响指数
16.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1)5%(2)6.5%(3)22.7%(4)333%
17.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1)都固定在基期(2)都固定在报告期(3)一个固定在基期个固定在报告期
(4)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18.如果产值增长50%,员工人数增长20%,则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增长( )。
(1)25% (2)30% (3)70% (4)150%
19.某商店两商品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
表中所缺数值为( )。
(1)105和125 (2)95和85 (3)85和80 (4)95和80
20.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1)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2)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差
(3)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
(4)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商
判断题
1.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方法。(×)
2.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但是,同度量因素仍起权数作用。(√)
3.在编制总指数时经常采用非全面统计资料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4.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唯一公式。(√)
5.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质量指数。(×)
6.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排除总体中各种结构变动影响的指数。(×)
7.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指标是不同的。(√)
8.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为85%。(×)
9.本年与上年相比,若物价上涨10%,则本年1元只值上年的。(×)
10.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元。售额指数不变。(×)
第六章 练*题
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査的主要目的是( )。
(1)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2)为了应用概率论(3)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 (4)为了深入开展研究
2.中心极限定理可保证在大量观察下( )。
(1)样本平均数趋近于总体平均数的趋势
(2)样本方差趋近于总体方差的趋势
(3)样本平均数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的趋势
(4)样本比例趋近于总体比例的趋势
3.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 )。
(1)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2)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3)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4)两者都是确定值
4.抽样中计算样本方差的方法为,
这是( )。
(1)为了估计总体的方差之用(2)只限于小样本应用(3)当数值大于5%时应用的
(4)为了计算精确一些
5.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 )
(1)抽样误差的平均数(2)抽样误差的标准差(3)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4)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
6.抽样误差的定义是( )。
(1)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2)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
(3)样本指标与所要估计的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
(4)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7.纯随机抽样(重复)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
(1)样本单位数(2)总体方差(3)样本单位数和样本单位数占总体的比重
(4)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8.抽样平均误差公式中
这个因子总是( )。
(1)大于1(2)小于1 (3)等于1 (4)唯一确定值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度( )。
(1)随之扩大(2)随之缩小(3)保持不变(4)无法确定
10.根据城市电话网10次通话情况,得知每次通话平均持续时间为4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在概率保证为95.45%的要求下,估计该市每次通话时间为( )。
(1)3.9~4.1分钟之间 (2)3.8~4.2分钟之间
(3)3.7~4.3分钟之间(4)3.6~4.4分钟之间
11.从纯理论出发,在直观上最符合随机原则的抽样方式是( )
(1)简单随机抽样(2)类型抽样(3)等距抽样(4)整群抽样
12.若各群的规模大小差异很大时,以用( )为宜。
(1)比率估计法(2)等距抽样法
(3)类型抽样法(4)等概率抽样与比率估计相结合的方法
13.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是
(1)简单随机抽样(2)类型抽样(3)等距抽样(4)整群抽样
14.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1)2倍(2)3倍(3)4倍(4)5倍
15.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偶然性,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假设,则( )。
(1)犯第工类错误(2)推断正确(3)犯第Ⅱ类错误
(4)犯第Ⅰ类错误和推断正确都有可能
16.某制造企业某日从两台机床所加工的同一种零件中,分别抽取两个样本,检验两台机床的加工精度是否相同,则提出假设( )。
(1)
(2)
(3)
(4)
用户评论
哇,找到 STAT 学原理的答案了!我课后练*总是卡在这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救命啊!这道题怎么解?答案正好帮我解决了疑惑。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分享!这样可以让我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统计学一点儿也不easy,有了答案更简单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终于不用再苦恼这些难题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简直是我的救星!考试前看到这些答案真是心安不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套答案很全面很详细,学*起来更加清晰.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课后练*做得很费劲,现在有答案可以看看思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这个题解的步骤是这样,感谢解答!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的这份答案真是太有帮助了,让我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统计學需要仔细琢磨,这些答案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我经常对統計學原理很迷茫,有了答案更加清晰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重点,通过这套答案可以补全知识链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答案以后才发现原来解题思路是这样的,真开眼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统计学原理的答案帮助我巩固了学*成果,很棒!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解答真的太棒了,让我更加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感谢这份分享,统计学变得不再那么神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了这套答案,我相信我可以轻松通过下一份期中考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答案像是一把宝剑,帮助我战胜了statistical难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让我更加期待学*下去,发现更多统计学知识的乐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