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环保错位 环保错位什么意思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环保错位 环保错位什么意思以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更为讽刺的是,即便有了这些干部的严密看守,农民依然可能因缺乏更好的秸秆处理方式而偷偷焚烧。这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猫鼠游戏,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使得政策的执行变得异常困难。
这种荒唐性不仅体现在巨大的资源浪费上,更体现在政策执行与实际情况的脱节上。禁烧秸秆政策虽然出于环保的考虑,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基层的执行难度。这种一厢情愿的政策制定方式,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综上所述,这个禁烧秸秆充分展现了政策执行的荒唐性。它让我们看到,单纯的禁令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合理、可行的政策。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政策制定的过程,避免再次陷入这种荒诞的境地。
环境污染立刑事案件!又罚款又抓人,生态环保执法硬起来了!
凌晨3点,获知涉嫌非法采矿的4名逃窜的落脚点后,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局生态安全大队队长余平根立即率队将其悉数抓捕归案。
临时行动,连续作战,务求“快、准、狠”,是这支年轻队伍的工作日常。面对以往“无可奈何”的生态环保案件,2017年11月,浦北县委、县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成立全国首支生态安全大队,破解过去“多龙治水”的弊端,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无缝衔接,用法律利剑捍卫绿水青山。
多个“手指”攥成一个“拳头”
地处北部湾畔的浦北县,林区面积25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27%,2017年被授予“世界长寿之乡”称号,美好的生态优势是浦北的福祉。喜悦之余,如何守护绿水青山成为摆在浦北县班子面前最大的挑战。
2015年以来,浦北县大成镇较车村江边一家浸竹厂长期非法向江中直排污水,被环保部门多次取缔,不久后又私自恢复生产。原来,浸竹厂老板是位“老油条”,早已摸清环保部门的“底牌”——反正顶多罚点款,躲过风头就平安无事了。
类似这样心存侥幸的作案者不在少数。按照以往,生态环保工作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畜牧等多个部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多龙治水”。“多头管理,难免责任交叉错位,甚至导致无效管理、无人管理。”浦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永冲坦言,最关键的是,行政执法部门只能“管事”不能“管人”,使得违法成本过低,难以直击“要害”。长此以往,一些作案者摸透相关部门行政执法权的“漏洞”,越发不以为意,甚至愈加肆无忌惮。
“执法震慑力不足,工作人员是既着急又无奈。”浦北县副县长、局局长潘新峰说,过去的旧模式显然已经难以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改革迫在眉睫,不但要改还要改好。
怎么改,没有经验可循。浦北县本着“对症下药”“怎么有用怎么改”的初衷,先行先试,在县森林局挂牌成立生态安全大队、生态安全综合执法大队,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员”管理机制,集中办理破坏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类的刑事案件,受理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畜牧等部门或生态综合执法大队移交的刑事案件,着力破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此举不仅弥补了生态环保执法的漏洞,实现了生态安全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无缝连接,将多个‘手指’攥成一个‘拳头’。”杨永冲说,从此,生态依法侦办破坏生态环境案件师出有名,综合执法大队依法查处触碰生态红线人员底气十足。
生态环保执法硬起来
打铁要趁热。浦北县生态安全大队和生态安全综合执法大队成立后,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生态安全综合执法整治专项行动。
“屡教不改”的浸竹厂首当其冲。生态安全通过无人机拍摄取证,经现场勘验鉴定以及对相关涉案人员进行询问,很快查实了该加工窝点非法排放污染物的违法事实,依法责令其关停,并开出10万元罚单。更让人“意外”的是,其负责人黄某被依法行政拘留了。
浦北县江城街道办樟家村小江水库旁,一度是非法采砂重灾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群众生活备受干扰。生态安全大队雷霆出击,关停24艘非法采砂船只,拘留5名非法采砂者,采砂船只纷纷撤走。一个月后,仇世军打开卫星地图,变化显而易见:“以前水库的水像黄泥一样,现在清澈多了。”
生态安全频频“亮剑”,打破了过去一些“只罚款不抓人”的侥幸妄想,人们纷纷感叹:生态环保执法真的硬起来了。
浦北县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综合执法联袂出击,有效打击和震慑了破坏生态安全的违法犯罪者。截至目前,共受理破坏生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警情1089起,立刑事案件106起,追究刑事责任82人,立行政案件276起,行政处罚298人,治安拘留12人,责令关停非法采砂、占用耕地、林地700多处,铲除小散乱点267个;罚没款270多万元,为国家挽回损失5000多万元。
生态卫士“管天管地管空气”
今年初,犯罪陈某某、廖某某等人将五金作坊产生的超标重金属废水私自排放,严重污染水域。浦北生态与环保部门联合查处。近日,案件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成为钦州市首例侦破起诉的重金属环境污染刑事案件。
“很多过去不好办、没法办的难题,如今迎刃而解了。”余平根说。生态安全队伍成立以来,形成常态化出击态势,增强了执法针对性和强制力,破解了一系列生态领域问题,走出一条深化生态安全综合执法改革的新路子。
如今,浦北“生态卫士”深受群众欢迎,人们称其“管天管地管空气”,赞其“管得宽,管得好”。目前已有全国18个省区的79个市县前往浦北县交流学*经验。
国家林业局森林局考评工作组到浦北县进行专题调研后认为,浦北县积极响应生态文明改革的战略部署,勇于先行先试,率先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生态安全执法机构,真正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值得全国各地借鉴和推广。
云南省森林局党委副、副局长车伟到浦北县专题调研后说:“浦北县的创新实践,对当前深化森林改革工作具有很好的学*借鉴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将浦北的改革列为广西司法改革的成功典范。近日,国内生态安全领域学术研究单位、法律专家、学者及生态安全执法先进单位齐聚浦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执法研讨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浦北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护绿色生态的长效机制,为保护青山绿水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坚持走好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绿色惠民的道路,让生态优势普惠大众民生。”浦北县委韦业葵说。
(本报南宁11月2日电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唐婉婉)
内容来源:《光明》2018年11月3日
本期编辑:孙小婷、李薇
工人社评丨异地倾倒还是变废为宝,处理是一道考题
【工人社评】
原标题:异地倾倒还是变废为宝,处理是一道考题
工人-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寻找更多变废为宝的途径与可能,把对废弃物的价值“吃干榨净”培养成为一种自觉,拓宽低碳循环经济的赛道,让更多领域的资源拥有可以再利用的机会。这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的必答题。
据近日新华社报道,记者随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7省市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建筑处置工作存在明显短板,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多发频发、屡禁不止。其中,2021年至今,仅浙江省查处的杭州市工程渣土等建筑跨市非法倾倒案件就有1199起。另据近日《》报道,在上海金山区,生态养猪场将每天生成的数千立方米沼气进行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甲烷,为城市燃气管网供气;浦东新区一污水处理厂实现“制氢—储氢—热电联供”全链条应用,将污水的绿色价值“吃干榨净”。
跨区域倾倒已经不是新鲜事,除了生活、建筑,还不乏工业危废。此类频频引发公众不满,其中,有的是对流入地监管失灵的不满,有的是对流出地“以邻为壑”的指责,有的是对非法倾倒可能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公共卫生造成恶劣影响的担忧,以及对此类问题多年未得到有效遏制的失望。
跨区域倾倒屡禁不止,首先是有关地方的发展理念错位、环保意识落伍,监管部门对非法倾倒的处罚力度较弱,相关主体非法倾倒的代价较低,从而形成一种负面激励。其次是一些地方尚未就建筑等问题的治理制定工作规划,或者相应机制并未有效落实。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相关部门应建立建筑全过程管理制度,而有的地方并未落实上述要求。再次,非法倒现象点多、面广、层级多,监管触角难以及时发现,有时甚至失守。此番通报显示,一些案例中存在偷运偷倒四级利益链条,有关部门却多是罚款而未追溯源头。
为遏制跨区域倾倒乱象,尽管有关方面和一些地方持续努力,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当下,处理越来越成为摆在诸多地方面前的一道考题。
一些地方“点废成金”、变废为宝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来,城市治理的难点堵点,往往正是产业创新的切入点。比如,江苏常州扶持并依托一些企业利用环境技术新装备,实现工程渣土的现场处置,碎料可用于就地铺路、制造透水砖、预拌混凝土等,使建筑资源化利用率达到约95%,从源头减量。二来,发挥技术优势和创新力量,“四两拨千斤”。比如,不少地方借助合成生物技术,通过细菌发酵繁殖,将工业尾气转化为生物乙醇及新型饲料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等等。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处理是一场选择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的较量。将直接倒掉,成本低、简单易行,但长远看,则面临消纳点不足与产生量巨大的矛盾,由此可能引发非法倾倒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因此背负的法律风险、生态修复代价更大。而“教科书式处置”的案例则可以在最大限度消化当地的同时,将其转化、发展为新的产业赛道和经济增长点——何去何从,考验着一个地方的发展理念、眼光与魄力。
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生活、建筑、工业都能实现高水平资源化再利用。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我们要做的,更多是从现实探索中寻找更多变废为宝的途径与可能,把对废弃物的价值“吃干榨净”培养成为一种自觉,拓宽低碳循环经济的赛道,让更多领域的资源拥有可以再利用的机会。这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的必答题。
用户评论
我一直听说"环保错位"这个词,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我还不太懂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就是说明明是为了保护环境,却反而适得其反了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环保理念,反而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比如回收利用不当,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复杂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或者宣传低碳生活,结果大家反而过度依赖充电宝等电子产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环保的方式到底是不是对的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时候环保政策制定者应该多听取普通人的意见和实际体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只顾着追求“环保”目标,而不考虑实际效果,就容易出现这种错位现象。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比如有些地区为了保护动植物,限制开发或者建设,反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了解一下一些具体的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环保错位"这个概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需要从多方面来探究这个问题,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环保方案。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大家都能共同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并且保持理性思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让我更加重视环保问题,也要更加谨慎地看待一些“环保”宣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环保错位"真的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词语很有意思,以后我们要多留意这种类型的现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学*"环保错位"这样的知识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的环保行动更加科学合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信通过探讨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的环保道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