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经济类-经济类中级职称有哪些证书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看一看经济学门类下的专业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的专业都学些什么,未来的深造和就业有何区别,在选择这一类专业的时候,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分成13个学科门类,经济学门类是其中一个学科门类(第14个门类“交叉学科”,体现在研究生阶段)。经济学门类之下又有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4个不同的专业类。经济学专业属于经济学类,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属于财政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和投资学专业属于金融学类。
怎么理解经济学门类、经济学类和经济学专业之间的关系呢?
你可以想象一家三代人,爷爷的名字叫“经济学”;爷爷的四个儿子中,大儿子起了一个跟爷爷相同的名字;大儿子的长子,也就是大孙子,起了一个跟爷爷和大儿子相同的名字。他们三个的名字都叫“经济学”。后代继承长辈的名字,当然是有原因的。
属于长子长孙地位的经济学专业在整个家族里面地位出众,是同辈一众弟弟妹妹们的老大,也是这些专业的理论依据和专业基础。所以,学*其他经济学门类下的专业,都需要学*经济学的课程,虽然未必学得很深,但一定会有所涉及。
你可以把“经济学”这个名字理解成经世济民。这个词代表着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抱负,有着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学*经济学专业的目的是创造新的社会生产能力,造福的对象是整个社会。
你可以把“金融学”这个名字理解成资金融通。这个词与货币、存款、贷款、汇兑等具体的经济活动相关,与钱的关系更为紧密,没有那么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学*金融学专业的目的在于财富增值,造福的对象是企业、个体、组织和国家。
接下来我们看看金融学类专业的三个同胞兄弟,它们分别是金融工程专业、保险学专业和投资学专业。
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的是用什么方法能够实现财富增值。比起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更讲究实操性。保险学专业名字中的“保险”二字,主要意思不是卖保险,而是风险控制。投资学专业名字中的“投资”二字,可以简单理解成投入资金或者其他资源,再获取回报。
最后我们来看看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在国际社会拥有一定的地位,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财政学专业名字中的“财”是财政的意思,“政”是的意思,所以这个专业主要研究财政资金从哪里来,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和分配等问题。税收学专业比财政学专业更微观,主要研究向谁征税,征多少税,如何让税收制度更加合理等问题。
因为这7个专业都属于经济学门类,所以本科阶段都要学*一些相同的课程,此外还要学*一些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这也是它们不同之处的体现。
由于经济学专业是其他专业的理论依据和专业基础,所以它的学*课程属于偏理论化的基础性课程,学*课程既有经济学,也有西方经济学;既有国际金融,也有国际贸易;既有发展经济学,也有产业经济学。
金融学专业的学*课程有货币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期货与期权、会计学和统计学等课程。
由于金融工程专业讲究实操性,所以除了学*金融学相关的课程,还需要学*高等数学、运筹学、计算机等课程。比起经济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对数学和计算机的要求更高。
保险学专业的不少学*课程名称都与保险有关,其中包括财产保险学、国际保险、社会保险、人身保险学、保险法、保险营销学和保险心理学等课程。
投资学专业所学的专业课程有证券投资学、西方投资理论和国际投资学等课程,特色课程有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国际工程承包与招标投标、可行性研究与项目经济评价等课程。
财政学专业所学的专业课程有经济学、货币学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特色课程有国家预算、税收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等课程。
税收学专业的所学课程与财政学专业的所学课程类似,但多了不少与税务相关的课程,其中包括中外税制比较、企业税收筹划和税务代理实务等课程。
总体上看,经济学门类下的7个专业,本科课程都有经济学基础相关课程,这是它们的共同点。在大一和大二阶段,由于专业课比较少,通识课比较多,所以各专业之间的课程差别不大。在大三之后,各专业的特色课程开始增加,区别更加明显。
内卷时代,学历的重要性凸显。在对外部信息掌握不足,对自己也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深造是很多人的共同选择,只为了在就业时增加一点竞争力。
就读财经类的专业,研究生阶段假如选择学术型方向,可以考虑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等方向;假如选择专业型方向,可以考虑金融、保险、税务、应用统计和资产评估等方向。
在以上各种选择中,统计学方向比较特别。在我国学科体系中,本科阶段,统计学属于理学学科门类,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专业划分在同一个队伍中。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它又成了经济学所对应的方向。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科划分有所不同,由此可见一斑。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专业型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学术型硕士学*以理论为主,研究型硕士学*以实践为主;学术型硕士学制一般是3年,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是2-3年。目前,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市场认可度差别不大。
所有经济学门类下的专业,理论上都可以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咨询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投资或财务部门工作,也可以考公务员或者去大学从教。下面,我们来看看经济学门类下的7个专业的对口就业方向。
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比较适合在部门做宏观工作,也比较适合去经济类的媒体工作或是去高校当老师。第一个选择属于内,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也比较看重个人学历;第二个选择对个人的表达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比较高;第三个选择不但至少要求取得博士学位,而且还要有优秀的学术成果。
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去、证监会工作的人较少,相对来说去工作的人较多。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全国各地的都在纷纷缩减线下网点的数量,开拓线上模式。多数进入工作的学生,只能从柜员干起,此后的职业道路,一要看专业技能,二要看个人能力,三要看背后资源,四要看发展平台。
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去从事分析融资利率的工作,也可以选择去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公司从事利用计算机解决投资和资金管理等问题的工作。
保险学专业的毕业生比较适合去保险行业。除了从事保险销售、核保核赔的工作,还可以选择去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研究怎么用保费帮公司赚钱,或是去保险公司的战略部门,设计公司的发展方向。
投资学专业的毕业生比较适合去投资公司或是企业的投资部门工作。工作类型分为两种:一是一线的投资工作,二是幕后的分析工作。前者要求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充沛的精力,后者要求较强的数据洞察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品格。
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的毕业生比较适合考公务员,尤其是去财政局、税务局工作。但由于税收学专业比财政学专业更微观,所以你会发现财政局和税务局都有财政专业对口的岗位,而财政局没有税收学专业对口的岗位。
学经济类专业,可以从四个角度来选择合适的院校:一是看院校层次,二是看专业实力,三是看隶属关系,四是看院校名称。
从院校层次看,原985工程大学的社会影响力较强,能够选择的就业路径更宽,在深造研究生的时候有保研资格。此外,那些拥有经济、金融相关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院校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上海财经大学、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辽宁大学等等。
没有入选“双一流”的院校中,各个省份最强的财经类院校也是值得考虑的,因为它们在当地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资源较多,比如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等。
从专业实力看,可以参照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排名来进行选择。
除原“985工程”院校和财经类“两财一贸”(上海财经大学、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院校外,值得考虑的院校还有西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深圳大学、云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暨南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从隶属关系看,原财政部(含中国)和原商业部直属的院校都属于经济类专业实力比较强的院校。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院校,还有这些院校: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北京物资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
从院校名称看,校名当中带有“经济贸易”“经贸”“外贸”“财经”“工商”“商业”字眼的院校,一般经济类专业的实力都是有保障的。
此外,还有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院校,它们的财经类学科实力也不错,但名字不那么高大上。这些院校有南京审计大学、湖北大学和湘潭大学等。
近些年,有些大学加入了大类招生的行列,把各种冷热专业组合在一起,统一进行招生,学生读完大一或大二后再进行分配,这就导致本科阶段会再次出现学生竞争的局面。学*成绩好的学生分配到热门专业的机会越大,反之,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就很有可能被分配到冷门专业。
大类招生有两件事值得学生关注:第一,在大类招生中,学生要看清楚专业类中有哪些热门专业和哪些冷门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谨慎选择专业;第二,因为二次竞争的存在,所以要求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努力学*,要有明确的生涯规划。
在高中,很多学生认为经济学类专业属于文科,对理科成绩的要求并不高。实际上,经济学类的专业对数学是有一定要求的,特别是在新高考全面实施后,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不少院校的一些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求学生必选物理学科,尤其是那些层次比较高的院校。
未来深造考研的时候,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这三门数学课程的成绩是你是否能考进更高层次院校的关键因素。走出校园,你还会发现财经类的就业时,高端就业岗位往往要求较强的数学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
在大学,如果你就读经济学类的专业,除了学*好专业课程之外,你还要做好以下三件事:第一,多了解信息、多看新闻和行业报告,多思考事物表象后的规律;第二,假期找机会去金融机构实*;第三,多看专业书,学*各种经济学理论,不断提升自己。
你对经济学类的7个专业有何看法?你会选择哪个专业作为自己的目标?来评论区聊聊吧。
历经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原创不易,谢绝一切未经许可的转载,如有侵权,必追责到底。
财经类高校遭遇寒冬!究竟什么会影响录取分的下跌?(内含分析)
大家好,我是让学*变得更快乐的张雪峰老师。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带来2024年高报数据分析,今天邀请到负责陕西省的连欣茹老师。
峰学未来高报规划师:连欣茹老师
从事学科辅导,高报咨询工作多年
负责省份:陕西、山西、四川
2024陕西高考录取整体情况
(2023-2024陕西分数线)
2024年陕西省高考报名31.2万余人,相较去年减少2.4万人。根据一分一段表,实际参加统考考生257114人,其中理科生174874人,文科生82240人。2024本科总计划数为146501人,其中文科计划数37667人,理科108834人,本科计划数相较去年多了12975人,今年考上本科的学生比去年多12975人,考上一本的学生比去年多7069人。2024年是陕西省老高考的最后一年,相较文科,理科批次分数线涨幅明显。
今年5月陕西高考填报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批次院校志愿从6所增加到12所,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并入了普通批次填报,这可能给众多家长带来了更大困惑。院校志愿增加了,我是冲学校?还是防滑档?国家专项、地方专项的志愿应该放在志愿表的第几位?专项的位次究竟该怎么和其他院校进行参考比较?我们来一起看看!
今年陕西在一批次增加院校志愿,可以看作是从老高考填报到新高考填报的过渡。在已经完成3+1+2改革,并且实行“院校+专业组”填报方式的省份,院校志愿数至少有40个,2024年陕西从6个增加到12个,在2025年可能会增加更多,25届的学生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院校志愿数增加,需要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前理清自己的专业宽度,究竟是非计算机不可?还是计算机最好,自动化也行,机械也能接受?根据专业包容度去选择专业组,合理规划,“冲”的专业组要确定能够接受所有专业再填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保的专业组要拉开位次梯度,比较好往年位次,降低滑档风险。
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并入普通批次,这让符合条件的考生也感到苦恼。专项招生计划不多,符合条件的考生数量和总数相比也算不上多,往年数据会更具偶然性。实际报考中,专项计划和普通计划可以用一样的分析思路,首先这所学校的位次和孩子位次相比是高还是低?先判断出属于“冲”“稳”“保”哪一个层次的院校。然后回到我们选择学校的一般逻辑,“冲”的学校确认专业都接受,“稳”的学校思考专业设置上是否稳妥,调剂风险大不大?若是调剂风险大且学生不愿被调剂则放弃填报这一所,若是“保”的学校,就放在整张志愿表靠后的位置。对比同一院校的不同计划,专项计划的竞争并没有普通计划那么激烈,如果专业组内所有专业学生都能接受,可以放在普通计划的前面,充分利用这一政策。
专业组干净,这几所985位次上涨
对于咱们有调剂省份的家长而言,最令人担心的就是最后录取到学生不喜欢的专业,为了解决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这几所985不仅投放诚意满满的招生计划,更放宽了校内的转专业政策,学生在进入到学校后能够根据兴趣和实际学*情况选择专业,不用担心学生的高分浪费。
首先就是今年位次明显上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国防七子”之一,哈工大是众多憧憬航天事业学子的梦想院校,今年哈工大在陕投放计划的多个工科试验班备注了本专业类内任选专业,学生在入校学*后才确定专业。
工科试验班(人工智能)的学生还能任选人工智能+的领域方向,并前往哈工大深圳校区完成后续培养,这不仅有益于人工智能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更方便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实*就业。哈工大(威海)也放宽了转专业政策,大类内可以任选专业,拔尖班学生大三大四可以前往哈工大学*。哈工大从招生计划到学生培养可谓是“诚意满满”,位次上升意料之中。
其次,今年东南大学也将冷门专业单列了一个招生计划,家长学生不用担心被录到不喜欢的专业,一旦进档,就是热门理工科。高分学子可以哈工大、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连着填报,无需担心调剂,放心的冲。
最后是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今年“学域内任转专业”也让家长学生感到兴奋,想在985学计算机电子信息的高分考生可以“无脑报考”,尤其是招生计划内的新工科拔尖班、新工科大师班、创新班的高保研率备注,更是解决了考研焦虑。大连理工还将相对冷门的智能建造、化工与制药单列了一个专业计划,家长学生不用担心调剂风险。
财经类高校遭遇寒冬,两财一贸位次尚未回归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经济金融行业热度继续消退,用人单位对学历以及实*经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学子越来越难跨过就业门槛,财经类高校也随之迎来寒冬。两财一贸作为顶尖的财经类高校,24年理工类投档线仍处低谷期,除了央财相较去年有所回升,其他两所都有大幅度的下降。除了两财一贸,部分省份财经类高校也有位次下降的现象,但下降幅度不大,25年想报考财经类高校的家长和学生仍不能忽略前两年的位次。
肉夹馍不爱小龙虾?湖广高校位次稍降
和往年对比,今年的陕西家长和考生对湖广地区高校热度不高。湖南湖北的985、211高校除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位次均有小幅度的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部分高分考生不想出省,或者更加重视专业,在同等分数段选择了招生计划数更多,招生计划内只有理工科专业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而作为电力部直属的长沙理工大学和三峡大学的投档线没有大幅度变化,值得一提的是,陕西考生对电气类专业的热情还在上涨,三峡大学的中外合办位次继续上升,从去年的20092位来到17473位。而湘潭大学的投档线有明显的提高,这所学校本身作为双一流高校实力不俗,工科专业也在逐步发展,今年也被选入了101计划,位次回升符合预期。
总结
关于经济类-经济类中级职称有哪些证书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我正在准备考经济类中级职称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证书可以参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太重要了,想要知道哪些证书实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人都说经济类职称很难考,需要先了解一下相关的证书才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哪些证书更容易通过考试?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在考虑换工作,好像经济类中级职称比较受欢迎的样子。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济类证书真是太多太难选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要考这个中级职称的证书,是不是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标题挺有心动的,希望能看到详细介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看到了关于経済类中级职称的文章,期待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没听说过哪些经济类证书,感觉很有收获!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准备考经济专业的中级职称,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捷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提升自己经济领域的能力,看来要从拿中级职称证书开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单位鼓励大家考取更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这篇文章正好很合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专业是经济学,正在考虑继续深造,或许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信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内容应该包括哪些证书的详细介绍和考试要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企业重视职称证书,有了中级职称肯定更有竞争力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提升自身价值,考经济类中级职称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中级职称证书挺难考的,需要好好准备!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正在学*经济学知识,希望能通过考试拿个证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了中级职称证书后,工资待遇会更高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可以分享一下哪些证书比较容易通过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