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们对徐家汇书院的英文名“ZIKAWEI”展开了热议。那么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听我们的声音~
ZIKAWEI既是法文也是上海话
1937年拍摄的肇嘉浜北岸徐家汇路路标。路标用中文和法文书写。
现有外文图书
现存的老照片和外文书籍中,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
子嘉伟的话
这正宗的“法式”
它的发音
源自上海话
徐家汇
文化需要通过语言来传播,位于徐家汇南端的涂山湾是上海文化发展的关键。它不仅是近代上海工艺和海派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西画的发祥地,是近代上海乃至中国的先驱。涂山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也是“上海话”与法语融合的“标本”。
“T'OU-S-W”这个词与“ZI-KA-WEI”是同一个地道的“法语”单词,其发音源自地道的上海话“土山湾”。
1883年至1950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涂山湾出版了多部优质上海话书籍。从那里,你可以一睹上海话的演变。《松江方言练习课本》就是其中之一。1883,保罗·拉布安:宋江方言练习(Zi-Ka-Wei,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L'orphelinat de T'ou S-V)。这本书里实际记载的是徐家汇地区的上海话,封面上写着“子卡威”。当时,徐家汇地区隶属于松江县,范围更广。从本书的记载可以确定,上海人和松江人的代词差异最大的是徐家汇地区的上海人。本书首次将天主教上海话的语音系统纳入与法语发音极为相似的文字中,前31课采用句子格式,后32课完全采用段落格式。本书以上海话发音并翻译成法语。
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一次振兴
徐家汇书院招牌上的“徐家汇书院”五个大字,取自——号徐光启的手迹,徐光启比“ZIKAWEI”更有名气,是连通东西方的第一人。
学校各处随处可见的导航标志上优美的字体也是设计师为学校专门设计的“宽旗民朝风格”。这款字体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松江方言练习课本》”。该字体是390多年前的明代文渊学者徐光启主持测绘时,由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设计的。
徐家汇书院展出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复制品
无论是“ZIKAWEI”的读音、徐光启的手迹,还是“光启明朝”的设计……这些历史文物的活化和再现,无不透露着徐家汇书院对先贤的尊重,也表达了徐家汇的地位。代表海派文化的徐家汇图书馆,不仅仅是一座图书馆;它是表达地域文化积淀、对文化遗产的崇敬、以及新时代国民阅读作用的文化符号。背景闪烁着别样的生命力。
徐家汇书院兼具美感与深度
请感受本书的魅力!
入场预约
徐家汇书院
大学地址/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158号
营业时间/小时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后方可入场)
博物馆每周一闭馆。公共假期将在稍后公布。
大学里的礼仪
进入大楼时请保持安静。
请将您的手机设置为静音模式。
有时候心灵的沟通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请小心保管书籍及展品。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享受到知识的香气。
馆内允许摄影。
但是,请不要使用闪光灯或三脚架。
请注意儿童。
与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请勿在出租区域内饮食。
时刻吸收知识。
让我们共同倡导文明读书!
文:徐汇文旅
版权声明:本文由今日头条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