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自考知识

长寿命、可取出、能升级!上海长征医院再填无导线起搏器新技术

头条共创 2024-08-12

“打开!开始测试心率……”

“成功!心率一切正常……”


近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介入导管室,心血管内科主任梁春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新一代长寿命、可取出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为30岁的王先生解决了治疗难题。


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随着一枚体积仅1.1立方厘米,长3.8厘米,重量仅有2.4克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到王先生的右心室时,他的心律即刻恢复了正常。据悉,上海长征医院是该技术获批后,国内首批成功植入的医院,实现了在无线起搏治疗领域的再升级、再突破。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后影像


30岁的王先生平素身体健康,没有任何慢性疾病。可在最近一次例行体检时却发现“窦性心动过缓”。为寻求进一步诊治,经人推荐,王先生慕名来到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经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被诊断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这让王先生无法理解,“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怎么会得这个病。


这引起了梁春教授的高度重视,他迅速组织团队专家进行了充分会诊讨论和评估,该疾病靠药物无法治愈,最好的办法就是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却又让年轻的王先生忧虑重重……


“简单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就是心脏里负责传递信号的‘电线’出了大问题,心房信号无法传递到心室,只能各自独立活动;而当心房和心室不再同步工作时,就会导致心力衰竭。”梁春教授首先向王先生进行了科普宣教,“植入心脏起搏器,就是在当心脏无法有规律的跳动时,帮助心脏维护正常的心率和节律。”


考虑到王先生年纪尚轻,又是一位工作强度很大的货车司机,工作时肢体活动幅度大,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同时满足疾病治疗和不影响后续日常工作生活两个条件。传统起搏器有体积大、需要切开皮肤制作囊袋和需要电极辅助等缺陷,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因此,不宜安装传统心脏起搏器。


“根据你的病情和实际情况,需植入长寿命心脏起搏器,这样可以减少后期更换手术次数;而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对工作影响,也可安全取出,以应对日后行起搏器更换手术;若疾病进展,未来可能需要升级为双腔无导线起搏器。”梁春主任未雨绸缪般的讲解就像一剂定心丸,解开了王先生的疑惑。


经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沟通,诊疗团队为王先生制定了个体化起搏治疗手术方案,最终选择植入最新一代长寿命、可取出Aveir无导线起搏器。这款起搏器运用了治疗心动过缓的创新技术,能有效降低囊袋及起搏电极导线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对于王先生这种情况的心动过缓患者而言,这一类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为患者行局部麻醉后,心血管内科梁春教授、张家友教授、汤晔华副教授通过股静脉穿刺,将无导线起搏器经导管顺利植入到了王先生的右心室,即时稳定起搏;患者全程清醒,无明显疼痛与不适。


术后,王先生的心律即刻恢复正常,当天下午便下地行走,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重获“心”生的王先生深有感触的说到:“无导线起搏器明明在心房里,我却感觉不到它。感谢上海长征医院专家采用最先进的治疗手段,给予了我第二次生命!”


据诊疗团队张家友教授介绍,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因其无切口、无伤疤、无导线、无囊袋的优势,通过微创的方式直接植入患者心脏,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AVEIR™无导线起搏器同时还具备长寿命(近50%的电池预估寿命为20年以上)、可取出(主动螺旋固定方式配合专用的回收导管系统)、术中固定前可进行参数标测等特性,使患者在享受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更加舒适、更加精准、更加人性化的治疗方式。


作者:长征医院王根华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