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自考知识

上甘岭一战歼敌2.5万,喀秋莎显神威,敌人光拉尸体就用15辆卡车

头条共创 2024-08-12

1952年10月14日,朝鲜半岛上空乌云密布。一场改变战争走向的恶战,正悄然酝酿。美军指挥官范弗利特踌躇满志,誓要一举拿下上甘岭。而中国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则严阵以待。两位统帅的较量,即将在这片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

朝鲜战场的局势

好家伙,这仗打得,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1952年10月,朝鲜战场上的形势,那叫一个胶着。谈判桌上唇枪舌剑,战场上炮火连天。美国佬急了,想来个大的,好在谈判桌上占上风。他们盯上了上甘岭这块地方,觉得拿下它就能扭转局势。

可别小看这片小小的土地。它地处朝鲜中线,战略位置重要得很。彭老总曾拍着桌子说:"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可见这地方有多重要。

美军是铁了心要拿下上甘岭。他们调集了重兵,还搞了个响亮的代号叫"摊牌行动"。这名字起得,跟打麻将似的。美国佬是想来个全压,看看中国军队能不能接招。

志愿军这边也不是吃素的。15军军长秦基伟早就把部队严阵以待。他手里有支宝贝,叫"喀秋莎"火箭炮。这玩意儿一打起来,那场面,啧啧,跟放烟花似的。

就这样,双方都憋着一股劲,准备在上甘岭这块3.7平方公里的地方大干一场。这场仗注定要载入史册,成为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美军发起"摊牌行动"

美国佬这次是玩真的,连名字都起得这么有气势。

1952年10月14日,范弗利特一声令下,6万多"联合国军"直奔上甘岭。这阵仗,啧啧,跟赶集似的。美军指挥官还拍着胸脯说,只需两个营,付出200人伤亡就能拿下目标。这话说得,跟讨价还价似的。

可惜啊,他们低估了志愿军的韧性。这不,一上来就碰了一鼻子灰。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里躲过了炮火,然后就跟疯了似的反击。美军傻眼了,这仗怎么跟想象的不一样?

秦基伟这边也没闲着。他一看情况不对,立马调兵遣将。"喀秋莎"火箭炮团也被他从山洞里拉了出来。这可是秦基伟的宝贝疙瘩,平时都不舍得用。这回拿出来,就知道他是有多重视这场仗了。

就这样,一场你来我往的拉锯战开始了。美军白天占上风,晚上志愿军就反扑回来。这场面,简直就像是打地鼠游戏,谁也奈何不了谁。

血肉磨坊中的较量

这仗打得,简直就跟绞肉机似的。

双方在上甘岭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打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美军的炮弹像不要钱似的往下砸,志愿军的战士则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这场面,看得人心惊肉跳。

秦基伟这会儿可犯愁了。他看着地图,脑子里一团浆糊。敌人到底想干啥?这是佯攻还是真来的?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道:"这是我一生中又一个心急如焚的日子!"可见当时的局势有多复杂。

志愿军的伤亡也在不断上升。45师师长崔建功都说了:"打剩一个营我当营长,打剩一个连,我就当连长!"这话说得,让人心里一酸。可见志愿军是下定决心要死守这块阵地了。

美军这边也不好过。他们的精锐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连南朝鲜的部队都搭进去了。范弗利特这会儿也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秦基伟拿出了他的王牌"喀秋莎"火箭炮。这玩意儿一上场,那场面,啧啧,跟放烟花似的。敌人被炸得鬼哭狼嚎,死伤一片。

炮火中的生死较量

这场仗打到后来,简直成了一场炮战的盛宴。

志愿军的炮兵可是憋着一股劲要好好表现。他们不管是山炮、野炮还是榴弹炮,那是轮番上阵。就连"喀秋莎"火箭炮也是频频亮相。这阵仗,把美军都给唬住了。

有个叫唐章洪的炮兵,那是打出了真火。他3分钟就打了53发炮弹,把敌人的阵型都给打乱了。炮管烫得不行,他就往上撒尿降温。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美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的飞机像蝗虫一样飞来飞去,炮弹更是像不要钱似的往下砸。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那叫一个热闹。

但志愿军的战士们可不是吓大的。他们在坑道里躲过炮火,然后就跟疯了似的冲出来反击。这股劲头,把美军都给打蒙了。

就这样,双方在上甘岭这块小地方,整整打了43天。这期间,美军投入了6万多人,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投下了5000多枚炸弹。志愿军这边也是拼尽全力,发射了35万多发炮弹。

这场面,简直就像是在打高科技版的"三国杀"。双方你来我往,谁也不肯认输。但最终,还是志愿军的顽强意志占了上风。

这场仗打完后,美军算是服了。他们没想到,在这么小的地方,居然吃了这么大的亏。志愿军的战斗力,着实让他们大吃一惊。

这场仗也让志愿军尝到了现代化武器的厉害。从此以后,我们的军队开始更加重视火力,这为后来的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上甘岭战役是一场惨烈的较量,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它也证明了,决定胜负的,不只是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人的意志。这场仗,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也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军事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