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史书中的历史,是事实;戏曲中的历史,是故事;那么文学中的呢?
我喜欢文学中的历史。
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有的时候,它甚至比历史还真实。
有了文学,历史的标本才能抽出青春的枝叶,我们才能在枯萎的草丛里,重回一个个独特的生命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就像是历史教科书中的项羽、曹操、李煜、宋徽宗和作为文学、美学意义上的他们,是两种不同的真实。
一个诉诸功利主义的成王败寇,一个诉诸个人生命的自我完成和独特、丰富程度。
这也是“安史之乱”四个字与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长恨歌》之间的区别。
还好有文学,让我们得以了解一个更真实的历史,历史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真实的情感、胸襟、愤懑与哀愁。
(二)
蒋勋在《中国文学之美》系列书中,选取了各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从《诗经》《楚辞》《汉乐府》顺流而下,一直讲到《红楼梦》,因而对“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论断感触颇深。
《诗经》和《汉乐府》都是农业社会中来自民间的声音,他们的感情真挚、热烈,在田间巷陌里,用歌声消解着农作的辛苦。
民间的声音永远充满活泼,哀而不伤。
遇见喜欢的女子,他们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遇到喜欢的男子,她们发誓:“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东汉以来,土地开始垄断,有了贵族文化,不事农作的文人群体也相应而生。
此时,佛教思想开始传入,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其虚伪和矫饰的一面在“举孝廉”中开始浮现。
佛教的传入,生命的“无常”和“空”笼罩在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圈层中,他们吟唱着“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了解了生命的虚无,幻灭感油然而生,他们开始追求生命的享乐。
就连曹操也在吟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三)
儒、道、佛三种文化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阶层。
儒家的积极入世、求取功名和佛家与道家的消极避世、远离官场,在文人知识分子大脑中永远分裂地存在着。
质性自然的陶渊明选择了归隐,因为“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而对于大多数文人来说,陶渊明的桃花源以及“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归隐,永远只是他们心中一个美好的梦而已。
不过,虽无田园,然心向往之。后来中国的园林建筑,便为文人们在家中提供了一个小而开阔的自然天地。
值得慰藉的是,陶渊明说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就像是心静,自然凉;就像是,修行不必非得出家,在红尘中修行那才是真正的修行。
(四)
前期的积累终于迎来了诗歌的“大唐盛世”。唐诗,就是一个个闪着晶润光泽的珍珠。
初唐和盛唐时期,胡人游牧文化的影响,加上科举制度对人才的网罗,文人们把自己放在更宽广的宇宙天地之间,与春天对话、与江水对话、对花朵对话、与月亮对话、与大漠对话。
他们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们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他们踏马仗剑去边塞,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他们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华丽、壮阔中,透露着孤独和悲凉。
(五)
如果说唐朝是一个向外征服和出走的时代,那么,宋代,在北方辽的政治压迫下,开始回归到生活和内心的缠绵。
如果说唐诗中的意象波澜壮阔,宋词中的意象则是凌波微步。
宋词中,他们细细的观察一个香炉中的烟丝如何环绕,屏风上的图画如何文雅,荷花上昨夜的雨水何时干掉。
除了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外,他们的情感特别细腻,内心总是有很多愁很多怨,或浓或淡。没来由的,杂乱交织如丝线,新愁旧愁添上心头。
他们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们唱:“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他们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他们抱怨:“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愁苦、消瘦中,透露着闲情与哀伤。
(六)
南宋亡国以后,汉族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朝代兴亡的悲凉、沧桑之感特别明显。
比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描述的就是一种夕阳残照,秋色萧索的感觉。
元朝将读书人分为第九等,第十等是乞丐,知识分子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他们将自己放逐到民间与山水之中。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散曲、杂剧、话本小说等民间文学开始承上启下得到快速发展。
尤其是关汉卿,他不像是正统意义上的“文人”那样雕琢文字的文雅和美感,而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大量活泼的民间语言。
比如“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读来非常生动有趣。
这样一来,文学距离民间更近了。
这时,生长在民间的话本小说也在说书人的不断加工中,丰富着内容的情节,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三个将要在此后定稿。
(七)
晚明时期,是文学史上一次巨大的性灵解放。
万历时代,长期以来统治中国的正统文化已经缺乏了生命力,这时,民间新的东西开始与其冲撞。
江南经济的发展,为个人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经济条件和发展自我的可能性。
文人可以帮人家改剧本,或者说书、卖画、卖字。虽然社会地位很低,可以活得自由自在。江南才子唐伯虎就是这样的例子。
同时,晚明还有两个很是叛逆的文人——徐渭和张岱。
徐渭标榜女性意识,创作了《雌木兰替父从军》和《女状元辞凰得凤》的故事。
张岱反对虚伪的墓志铭,他如此回顾这一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骏马,好梨园,好古董,兼以荼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这两位真诚面对女性地位和自己的文人及其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曹雪芹,汲取了传统文学之精华的曹雪芹,便创作了古代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
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社会如此切近的走到清末,结出了《红楼梦》这一颗晶莹玉润的果实,让世人震撼。
唯一遗憾的是,红楼少了后四十回。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