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河南有哪些文化课低的艺术类院校相关的问题,今天,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内的三本院校也是有一些教学实力、教学设施都不错的学校的,下面我就推荐一些实力不错的三本院校供参考。
三本院校报考我建议多侧重于选择好的专业 ,毕业之后可以通过考研继续深造。
1.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学医是肯定要考研的,所以三本院校中选择临床专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是依托河北医科大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而建设的综合性独立学院,教学资源这方面可以不用担心 ,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包括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口腔医院等5所省级附属医院, 虽说是三本院校,但教学医院资源却跟一本院校共享,所以非常推荐报考这所学校。
2.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以重庆市*管理为主,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重点支持高校。
重庆工商大学的三本专业,传说中的三本里的小清华,专业推荐商贸财会类专业, 各大企业*机关都特别需要财会专业人才, 重庆工商大学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是重庆市绝大多数国企会计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学*四年绝不会让你空手而归,只要你努力,你一定可以学*到很多有利于以后工作的专业知识。
最后,我觉得大学教育主要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随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并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领域。就业确实重要,学校只是一个平台,只要自己够努力,那就有一片光明的前途!
希望对你报考有所帮助,祝你金榜题名!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激烈冲刷的大背景下,无锡国专在办学历程中,坚持吸纳传统书院教育的菁华,体现了与当时一般高校不同的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笔者看来,这种办学特色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敦品砺节,强调学行合一。
注重敦品砺节,强调学行合一,是无锡国专的重要办学宗旨,并且始终贯彻于三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国专刚成立时,唐文治参照《白鹿洞规》、《东林会约》等,制订了《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其中强调“吾馆为振起国学、修道立教而设”,所以特别看重的是“检束身心,砥砺品行”。这种对品德节行的讲求,要体现在“说”和“做”、“学”和“行”的统一上:“平日读书,皆当体之于心,返之于身,倘被服儒素,不过雅步高论,如陆清献所谓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每逢讲说,仅作一席空谈,而于礼义道德,绝无躬行之实,自欺欺人,可鄙孰甚,非吾徒也。”这样的一种意思,唐文治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曾经予以反反复复的强调。
强调敦品砺节,注重修身养性,体现在平时,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现代词学大师夏承焘抗战期间曾同时在国专沪校、上海之江大学、太炎文学院等校任课,他在《天风阁学词日记》中曾记过一个细节:1942年春节,几个学校的学生都来向他拜年,他发觉国专学生对老师的礼数要比之江等校的学生周全。而当民族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则尤重对学生“气节”的培养,唐文治和国专教师们用自身的行动,给学生们作出了最好的榜样。1942年8月,汪伪南京*“教育部”强行接管上海交通大学,改名为“国立交通大学”,时在交通大学兼任教授的国专沪校教务长王蘧常与同事五人辞去交大教职,人称“反伪六教授”;王蘧常并作《节妇吟》以自明其志。又汪伪南京*“教育部”派人劝说唐文治出任伪交大董事长(一说是就任校长),并要挟他签字同意,唐文治从容作答:“行年七八十,此字可不签矣!”夏承焘于几十年后方闻知此事,特为赋《南乡子》一阕,颂赞了唐文治“惊倒胡儿三两语”、“晚节挺风霜,饘粥生涯歌慨慷”的节行。
二是注重读原著与写作的训练实践。
国专早期学生钱仲联总结无锡国专的教学特色之一,是重视读古籍原著,他说:“教学方面重在教古籍原书,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即使编教本,也选录大量原著,结合理论,不是那种通论式的东西。”早期国专学生学*所用书目,经部为唐文治编纂的《十三经读本》,史部的传记类为“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编年类为《资治通鉴》和《续通鉴》,文物典章类为《通典》及其续编;子部为浙江书局之《二十三子》和唐文治撰《宋五子大义》;集部有唐文治撰《政治学大义》、段注《说文解字》、《昭明文选》、正续《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等。这样,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中重要的原典性的著作已基本包涵其中。
读原著之外,重视国文写作,也是无锡国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色。写作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能力的训练,它能够带动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训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学期中常规的写作课。钱仲联说:“专修馆特别重视写作(文言文),每两星期作文一次,当堂三小时交卷。一月中两次评分为第一等的,发膏火费银币十元,两次评第二等的发五元(类似奖学金),作为奖励。每次作文,老师都精心批改,有眉批,有总批,批多于改。”二是一学期一次的国文竞赛,又称国文大会、国文大会考,被看作是国专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次比赛时,全校学生集中在礼堂内,选取事先规定的几个题目中的一个,限时写成交卷,经过几轮的评选,评出个人奖和年级奖。因为对写作训练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又因为有写作实践的经验,从而对古人是怎样写作的,能有切身的感悟领会,起到了读书和写作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是顺遂现代教育潮流与坚持国学教育特色。
前文提到,无锡国专早期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读古籍原著。到了立案转制以后,为了使学校纳入到国家高等教育的正规体制之中,也为了适应培养现代教育人才的需要,无锡国专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有了不少变化,如设立学分制,所有课程分成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增设了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文学史、国学概论、哲学概论、西洋文学史、文艺批评、教育学等许多概论性的课程。尽管有了许多变化,但是,在无锡国专整个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对国学重要典籍的阅读研修,对文字、训诂、音韵、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训练,一直占着较大的比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厚实的国学功底,又有比较宽博的文化视野,这是无锡国专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国学研究和文史教育人才的重要保障。
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实践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无锡国专也在相当程度上传承了传统书院的特点,于课堂讲授之外,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读书、自我学*的*惯与能力;而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始终给予必要的指引点拨,学生和老师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互动。如学生陈光汉爱好诗词,经常向陈衍及当时还未在国专任教的夏承焘等名家请教诗词方面的问题。1936年,陈光汉写信与夏承焘讨论诗的宗旨问题,夏承焘即作长信回复,全信以《论诗学与陈光汉书》刊载《国专月刊》第五卷第五期上。次年,陈光汉又将他与陈衍讨论诗学方面的问题整理成《陈石遗先生答陈光汉诗学阙疑七则》一文,在《国专月刊》第五卷第三期上发表。此类事例甚多,从中可以看出国专学生善于自我学*、自我研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讨论的风气很盛。
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自我研究的能力的同时,无锡国专还注重实践训练环节,尤其是让学生参与文史典籍文献的整理实践,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如1923年10月,唐文治派遣馆生王蘧常、唐兰、吴其昌、吴宝凌、戴恩溥等五人赴宝应刘翰臣家分抄清代学者王懋竑、朱泽云的《朱集签注》, 七日而成。回无锡后,唐文治又嘱王蘧常,理而董之,厘为四卷,草创凡例,定名为《朱子全集校释》。又1922年唐文治辑校刊刻《十三经读本》,这是一套二十函、一百二十本的皇皇大册。襄校此书的,有唐兰、王蘧常、蒋庭曜、吴其昌、蒋天枢等五十六人,皆为无锡国学专修馆前两届学生。此举固然是为使此书早日刊印完竣;但对参与此事的学生们来说,却是一次极好的专业学*和学术训练的机会。
无锡国专的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学校从三十年代开始,建立了学生自治会,由该会来组织、协调和发动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演讲、参观、*和娱乐等活动。在学生自治会的组织运作下,无锡国专学生进行学术研讨,邀请专家学者演讲,开展社团活动,自办学术刊物,风气非常活跃。如在社团活动方面,无锡国专先后组织过国风、持恒、秋水、芙蓉、变风等诗社、书法研究会、史地研究会等许多社团组织,“由学生各就性之相近,有专任教师负责指导”;在编创刊物方面,先后编印过《无锡国专季刊》、《无锡国专年刊》、《国专月刊》等,尤其是三十年代中期的《国专月刊》,里面兼收国专教师和学生的成果作品,它不仅是无锡国专办刊时间最长的一份刊物,同时也在当时国内国学研究的学术园地中据有着一席之地。
无锡国专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学校,虽然是私立,但名气极大。无锡国专是民国九年年底由施省之捐款创办的,当时名为国学专修馆,馆长是唐文治。国专建立在五四运动后第二年,它的出现可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国学的激进态度有关。五四以后,在振兴国学方面,国专的努力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它的努力有一个特殊意义,那就是在新学术潮流对传统学术形成冲击时,传统学术如何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国专的选择是教育,是人才。
1928年,钱基博到国专做了教务主任以后,学校的课程发生了一点变化,“本院原定学程与国立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大致相等”。可见它的教学也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面。同年中央大学派员到国专调查教学情况答复:“极称办理完善”。同时大学院还派柳诒征来国专调查并认为:“呈报条例符合成绩优良即于九月二十日批准立案”。以后国专得到教育部经费“每学年洋三千元”。国专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要开设党义课、三*义试验和军事教育训练。
在现代社会里,要想保持完全的传统教育方式,有相当的难度,但国专相对调整好了这个关系。以学员人数说,第一班招了三十人,以后每班也就在三十、四十人之间,最多一次招了五十人。人数虽然不多,但却出了很多国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如唐兰、吴其昌、蒋天枢、钱仲联、王蘧常、陈钟凡等,这些学者最后都落脚在了中国的现代大学里。这本集刊出版时,国专已毕业(含修业和函授)学生九届,从他们的籍贯上看,除了少量四川、福建、安徽和广西人外,其余都是江浙人,我从它的这几届校友录上看,没有发现一个北方人。
无锡国专学生的最后去向,特别是到了1949年以后,基本上是在中国各大学里的中文和历史系,这个经历成了他们一生的骄傲。也可以这样说,单就学校的总人数说,国专的学生不算多,但就专业人数来说,却不算少。当时中国大学里中文和历史系的学生人数多则十人,少则三两人是常见的事。国专从时间上说,比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院要早五六年时间,所以它的学生中的优秀者又到了清*学研究院,如吴其昌和蒋天枢,这其实是一个系统。几十年以后再看,中国文史哲的天下,大体可以说就是由这两班人来支撑的,这只要看看从1926年以后清*学研究院毕业生的名单就可以了。这两个国学教育机构一为国立、一为私立,而且都没有长期维持下来,它们的中断也预示了国学研究的最后命运。这两个国学教育机构,前后兴起的时间恰好有一段学术上的连续性,正是这种连续性,延续了国学研究的生命。在他们以后,这一领域里再出现像他们那样的大学问家就很难了,这也是清*学研究院和无锡国专特别为人看重的原因,因为是他们在国学面临冲击的时候,挽狂澜于即倒。历史在事后看有时候很让人害怕,如果没有这两个机构,中国后来的国学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真不可以设想。附带说一句,钱穆和钱锺书虽然不是无锡国专出来的,但实际上他们和那里有更深的关系。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是无锡国专的教务主任,钱穆早年的学术生涯也是在无锡开始的。想不到中国传统学术的生命,最后与一个江南水乡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