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教学教育专业水平,探索“四新”背景下外语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外语学科教学融合,2024年4月25日上午,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在我校龙子湖校区虚拟仿真语言训练中心英语口语智慧实验室召开。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永芬、外国语学院党委**王有锋、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彦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霞以及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经贸学院等学院近70名教师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马媛媛主持。
本次讲座由“教学实例、实战感悟、点评答疑”三部分组成。首先,外国语学院张思佳老师采用分班授课模式进行现场授课。在30分钟的课堂中,张老师通过教授翻译技巧,演示了分班授课的留白强化教学、学生朗读、小组讨论、问答四个部分。
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张思佳老师讲述了半年多来分班教学模式实践中的经验、收获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与会教师从不同角度点评了张老师的课堂,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教师发展中心王永芬主任在点评中提到,以真实课堂授课形式探讨分班教学模式在我校尚属首次,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王主任对张思佳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大家提到的一些困惑和难点,王主任结合自身分班教学实践,用丰富的案例进行了一一解答。同时,王主任对四个环节中双性别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及要求进行了深入讲解。
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彦同表示,希望外国语学院能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借助教师发展中心,与兄弟学院进行深入交流,建立符合我校外语学科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使外国语学院教师对“分班教学模式”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明确了教学设计的思路,为“分班”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俄语专业招生培养与中俄合作:探索语言学习与国际交流的机遇
俄罗斯孩子
俄语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第四多的语言,无论是母语使用者还是第二语言使用者。我院于2007年开始招收俄语专业学生,目前已培养俄语专业学生300余名。
本专业常年聘请外籍教师,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迄今已有20余名学生赴该校进行语言进修;与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我院多名学生参加了2+3专升本联合培养项目。
俄罗斯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俄罗斯是科技强国,但其文学、历史、艺术等也是世界一流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
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进步,各领域合作的不断进行,无形中为我们这些留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相信在俄期间的不断努力,还是会为我们以后的就业提供很大的帮助。可以说,留俄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俄罗斯领土横跨欧亚大陆,国土面积达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不仅领土辽阔,而且文化风情多样。俄罗斯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强国,军事工业实力雄厚,尤其高等教育和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俄罗斯环境优美,建筑华丽,是一个盛产帅哥美女的国家。繁华的街道两旁、新建的住宅区里,各种风格、装饰的建筑鳞次栉比。各种尖顶、各种色彩的华丽教堂、钟楼,在江水、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一幅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梦幻景色。
活动
为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感受外国文化的魅力,展现学生个性,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激活学生思维,增强主体意识,有效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学习潜力,西语学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外国经典歌曲、诗歌朗诵比赛”、“外语演讲比赛”、“外国电影主题活动”、“外国文学阅读”、“外语文化节”等等。
开展各种活动,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充分展示他们的表演才华,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进取精神,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快速理解、反应和表达的能力。活动没有真正的成功或失败。尽量让学生不仅对活动形式感兴趣,而且对活动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