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揭秘鲁迅先生一生中究竟挣了多少钱?说出来吓一跳,鲁迅一年收入

小条 2024-10-18

052aacbfc8924f1c9ed97baf45e3f7e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29794056&x-signature=TP%2BVDrCXGsmDhxjbPwfFAhuGluo%3D

我从小就在语文课上学习鲁迅。老师说:“鲁迅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和血,无论冬天多冷,他都穿着简单的旗袍。”我一年四季都穿黑鞋。他的头发很长,蓬乱,而且没有刮胡子。我听到老师说:他的国际友人史沫特莱邀请鲁迅到大饭店吃饭,但西子以鲁迅的休闲装为由拒绝让他进去。许多回忆录都记载,鲁迅虽然生活俭朴,却攒下大笔钱财支持革命。

25岁那年,我“史无前例”地从中国科学院被带到劳教所。没有工资,每月最低生活费只有15元。穿上无产阶级的工作服,戴上“资本修正主义”的“帽子”。人们拉犁、抬石头、牵牛马、喂猪狗,但老九的臭习惯依然存在。每次休息的时候,我都想看看书。那时,他们只被允许记住“Main、Leness 和Maorinjan”。幸运的是,农场还有一套《鲁迅全集》,分发给群众作为革命文献自学。

作为一个“独裁统治的主体”,我当然是距离传播“革命文件”最远的。前几卷像《鲁迅全集》、《呐喊》、《彷徨》这样令人兴奋的部分都被“解决内部冲突”的其他人拿走了,甚至轮到我的《两地书》和《集外集拾遗》也没有了。准备好阅读了。队伍排得很长……只有上下两卷《鲁迅日记(1912—1936)》是新的精装。所有人都懒得看他们一眼,把他们扔到了角落里。好吧,呆在寒冷的角落,自己研究一下这个寒冷的《鲁迅日记》。

厚厚两卷,一千多页。多么无聊、琐碎、复杂、无聊的流水账。我记得鲁迅本人说过:

在我的日记中,我写了关于信件、收款和付款的内容。例如,2月2日,天气晴朗,A收到了B的一封信。 3月3日下雨,我的工资.

但旗手的账户不能被视为“账户变更”。

无聊的时候我就想:好吧,我正好是数学专业的,我就看看鲁迅的账号吧。我自选的研究主题“中国文化人的经济状况”就这样开始了。

首先,我注意到鲁迅每年都会买很多书,每年他的日记后面都会附上一本很长的“书本”。从1912年5月到达北京到1936年10月在上海逝世的漫长24年零5个月里,鲁迅共记录了25本书(每本日记一本),共购买了9600本书。有古代碑刻、石刻、肖像拓片6900余件。真是太壮观了。当你读到书名时,感觉就像打开一本食谱书。都是非常好的书,而且很多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才是最令人羡慕的!

鲁迅喜欢游览琉璃厂,寻找古玩字画,进馆吃饭,举办宴会,孝敬母亲,赡养亲友。早年住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他雇用女工。后来到了上海,他住在大路新村的一栋三层小楼里,晚年的小儿子海英和另外三人一家人经常一起打车。看电影、开车兜风、参加聚会……但是这么昂贵的开支你需要多少钱呢?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因冷漠而“以钱为耻”,或因隐私而“藏钱”,但正是在没有钱的牛棚里,我才明白了金钱的重要性。 1923年,鲁迅向我们祖父母辈(当时都是学生)作了一份报告:“娜拉离开后会发生什么?”请严格指出——

梦想是美好的,但如果不是,那么金钱就很重要。钱这个词可能听起来不好听,可能会被贵族们嘲笑,但我一直是这样的感觉……钱,说得优雅一点,就是经济,而且是最重要的。金钱买不到自由,但可以出售自由。 ……为了不成为傀儡,经济权利在当今社会至关重要。《鲁迅全集》 第1 卷,第161 页。

那么鲁迅一生到底赚了多少钱呢?没有人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太麻烦了!只有我这样的傻瓜才会做出这种蠢事。我很高兴“十年灾难”没有白费。其中一项奖励是鲁迅的24年零5个月的结算,也就是8000多天。据鲁迅在日记中的自述,他的收入(如果没有遗漏的话)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务员收入

中华民国刚成立,鲁迅就受到蔡元培的召见,在教育部当了14年的公务员。这成为鲁迅在北京的仕途。他的名义收入是:——

1912年5月至7月,月薪60银元,8月至9月“半薪”125银元,10月起定薪220银元。

1913年2月以后,工资为240银元,12月以后只有90%,即216银元。

1914年8月,俸禄增至280银元。

1916年3月后增至300银元。

1924年1月(民国1月13日)再次修订《社会教育司职员表》,纳入周树人将领银子360,第四、三级“资历加薪”(年薪加薪)。美元。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起,教育部经常拖欠付款,实际付款额达三分之二,即平均每月约200美元银子。

(二)教师收入

五四运动后,鲁迅除在教育部工作外,还在北京八所学校担任兼职讲师六年(1920-1926)。 1920年8月,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兼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和高等师范学校(即后来的北京师范大学)讲师,任教一小时。每周。 3万,月薪18元,共36发海军。鲁迅兼职的另外六所学校分别是世界语学校(1923年创办,月薪15元)、女子师范学校(1923年创办,月薪13元、50元)、中国。大学(1925年,月薪:10元)、黎明中学(1925年,月薪:6元)、大众公学(短期)、义务“综合国际语言”学校。

然而,当时北京的学校经常拖欠工资。 1921年4月后首次有记录《中国小说史》“到师范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大学)领工资”,1921年9月后首次有记录:010 -30000``去了师范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大学)拿工资。')有一条记录是他上过大学。 1921年,3,336,0010至30,000包含在52元(非全额)讲课费中,1923年,3,336,0010至30,000包含在129元讲课费中。 1925年讲课费为8085元,7283元讲课费中计入33,360,0010-30,000。这期间,他去西安讲学一周,学费300元。

1924年是鲁迅经济生活的转折点。在他的年收入结构中,职业收入(教育部的工资)第一次被兼职收入(讲座费、作者费、版税)所取代。兼职讲课和写作占一半以上,为59%,而专业就业只占41%,不到一半。

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转学到厦门大学,1927年2月,经林语堂推荐,成为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全职研究教授,月薪新台币400元。鲁迅被聘为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教务长,月薪新台币500元。

(三)研究生院教职人员作家收入

四年零一个月,从1927年12月到1931年12月,在蔡元培的推荐下,鲁迅被聘为《伟大大学》特约记者,月薪300元(1929年1月改名:010) -30000)是“教育部编译费”,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学校与教育部定期付款,连续49个月无拖欠,共计14700元(折黄金490两)。

(四)写作、翻译、编辑收入。

1907年至1908年间,在《东京《鲁迅日记》杂志上发表了包括《鲁迅日记》在内的多篇论文,每千字获得约2银元的报酬,他和弟弟金树佐也获得了200银元的报酬。我收到了。翻译外国小说需要银元,大约10万作家的工资主要维持家庭经济。

然而,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小说、诗歌、散文、杂记为《鲁迅日记》,都是无偿、无私的贡献(详见下文)。直到1923年,他的日记中才开始出现版税的记录。

鲁迅在上海的晚年,除了领取大学助学金外,主要靠“卖文章”,即自由撰稿人,靠稿费、稿费、编辑费为生。最初,北新书店每月向鲁迅支付100元人民币的国币稿酬,100元的杂志编辑费,报刊发表文章的稿酬为每千字5元至15元。每月收入至少有500元,荀的生活比在北京好得多。然而,1929年8月,北新书店老板扣留了大笔版权费,鲁迅找到了一位律师,与他谈判,保护他的版权,收取了2万多人民币(140万日元)的应得版权费。更多的)。 2009 年人民币(详情见下文)。

1932年“大大学”补助金取消后,稿费、稿费成为鲁迅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我统计的结果是:从1912年春天鲁迅在北京到1926年夏天,他总共赚了大约41000元(这是一个估计,因为1922年的日记不完整)。他的月收入为245元,在广州他每年总共赚到5000元的学费,1927年秋至1936年他的平均月收入为75278元。国家货币(法定货币)为40.1美分,月平均为697元。

鲁迅时代白银人民币(阴阳证或国币兑换券)的购买力:

1912年至1936年,国内物价基本稳定,有温和波动,也有小幅波动。按基本生活必需品购买力计算——

1901年的1银元,1995年约值73元人民币,2009年约值146元人民币。

1912年的1银元,1995年约等于50元人民币,2009年约等于100元人民币。

1921年1银元相当于1995年约44元人民币,2009年约等于88元人民币。

1925年的1银元,1995年约等于38元人民币,2009年约等于76元人民币。

1930年,1元人民币相当于1995年约35元人民币,2009年约等于70元人民币。

1936年的1元法定货币大约相当于1995年的30元人民币,2009年的1元法定货币大约相当于60元人民币。

按今天的计算,鲁迅24年赚了多少银子?

那么,按照实际购买力计算,鲁迅24年的收入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吗?按照历史数据换算,1912年的1块银元在1995年大约值50元,2009年相当于100元,1元的银元相当于100元。 1927年,该国货币在1995年相当于35元人民币,在2009年相当于1元人民币。 1936年,法定货币大致相当于1995年的30元,2009年的60元(详见附录)。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鲁迅历年实际收入对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力,并给出更真实的解释。

换句话说:

鲁迅早期生涯(北京时期)主要从事公务员工作,14年收入折合1995年164万元,2009年328万元。 1995年,他的平均月收入为9000多元,大致相当于人民币。 2009年有20,000人。

中期(厦门、广州时代),专职大学教授的年薪相当于1995年的175万元,2009年的35万元。 1995年月平均收入为14万元,2009年为35万元。 2009年,有3万人。

后期(上海时期)我用了9年的时间成为了一名完全自由撰稿人,1995年收入226万元,2009年收入452万多元。 1995年,平均月收入相当于2万元。 2009年约为4万元。

如果不算1922年的收入(没有日记),23年的总收入为1198733元,相当于1995年的408万元,2009年的816万多元。

从公务员到自由撰稿人,他们超越了“官僚”的权力,摆脱了“商人”的束缚,靠自己赚了很多钱。值得注意的是,他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年收入是作为公务员年收入的两倍多。

他的“韧性战斗”论点的经济基础是金钱。

鲁迅的收入不仅足以养活家人(包括母亲等)的中等生活开支,还有盈余可以购买16万多册书籍用于写作、翻译、教学、研究等。塔。 24年来,共花费银元13万余元,其中1995年为45万余元,2009年为90万余元,约占总收入的九分之一。然而,尽管他有那么多钱,但他却丝毫没有受到金钱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勤奋的本性。

我在牛棚里计算了鲁迅一生中所有的钱,当我睁开眼睛时,我清楚地看到,没有钱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正的鲁迅。

我在牛棚的昏暗灯光下度过了许多个夜晚,通过一千多页密密麻麻的钱账本来解读鲁迅与金钱的关系。此后,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们根据《鲁迅日记》及其相关信息进行了两次重复确认和验证,得到了几乎准确的数据。

我满意的是,1995年鲁迅的脑力劳动总收入相当于408万元,2009年已经超过816万元,成为真正的“中产阶级”,或者说,成为了社会的基础。他应得的。

出生24年来,鲁迅2009年的平均年收入为34万元,月收入在2万至4万元之间,让他可以在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大厦写作。即使在残酷的法西斯文化的围攻下,鲁迅仍保持着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让他自食其力、独立行动、自得其乐。这使他成为文化人永恒的榜样。来源:东方网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