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从首位华人诺奖得主到中国高等科学引路人:李政道低调传奇的一生

小条 2024-10-24

1957年,诺贝尔奖设立半个世纪后,终于在中国迎来了首位获奖者,他因发现“物质不守恒定律”而获得世界最高科学荣誉。当时,李政道年仅31岁,成为历史上第二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这位科学领军人物对物理学充满热情,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中国前沿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成名后,李政道积极往返于大洋彼岸和祖国大陆之间,用所学推动祖国的物理学研究。

他谦虚的性格掩盖不了他辉煌的荣耀。李正道度过了怎样的传奇科学家一生?

18a663f201b4458bbc28eb3b5cd1388b~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76&x-signature=fpFiljofSXQ%2FHm9iwYv02je6w8k%3D 李正道

求学:漫漫长路,从不止步

童年是生命之父,环境是生命之母。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这句话在李正道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正道收到的人生剧本并不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迅速致富”等常见的人生剧本,而是有着令人羡慕的人生背景。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中产家庭,祖上都是显赫的知识分子,属于典型的书香世家。

李正道先生的曾祖父李子仪先生是东州大学(现苏州大学)前身——博西书院的创始人之一,其曾伯父长期担任东州大学校长。他是苏州圣约翰教堂第一位华人神父。李政道的父亲李俊康也酷爱读书,从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毕业后,移居上海,从事化肥贸易生意,成为当地的百万富翁。

后来,李俊康与天主教名门望族女知识分子张铭章结婚,育有五子一女。第三个儿子是李正道。出生于富裕家庭的李正道在父母的精心教导下决定成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花花公子。

e54deeac20474f7091e80bc9eda200c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76&x-signature=WUcsTrkW6m4uKmLg5UW%2Beqkp44o%3D 年轻时的李正道

无论工作多忙,李氏夫妇都会陪伴孩子学*,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亲自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人、价值观、金钱的价值。以及其他方面。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我们为每个孩子聘请了专门的家教,对他们进行国学、数学、外语等学科的启蒙教育。

李正道长大后就读于东州大学附属高中,但他的学业因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而中断。一心钻研的李正道从未放弃过学业。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浙江大学,他跟随浙江大学西行躲避战乱。 1943年,17岁的李政道考入浙江大学,就读于浙江大学在贵州省贵阳市开设的临时学校。

正是在那里,李正道对物理学的热爱逐渐失控。他暗暗决定攀登世界科学的顶峰,开始了漫长的求知之旅。

在浙江大学,他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位物理老师、著名物理学家舒兴北。徐兴北老师在课堂内外对物理知识的精彩讲解,为李政道打开了科学之门。

8ae1039af44845c596140fa10eb3584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76&x-signature=YNGwQU03xFIkMYTmeIn8R%2FiBDuo%3D 西南联合大学李正道学生登记证

紧接着,由于战乱的影响,浙江大学无法继续在贵阳办学,他被迫逃往云南,并自荐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在那里,李政道潜心研究,经常与老师讨论物理学的前沿问题。他的物理天赋和对科学的热情受到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院长叶其顺先生、物理系系主任吴大有先生等物理学大师的高度评价。

吴大有高度评价李正道,认为李正道的“思维速度与常人截然不同”,因此推荐他出国留学世界著名的芝加哥大学。为了自己的物理学梦想,李正道义无反顾地漂洋过海,奋力追求,最终成为物理学大师。

他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实在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e8624faf645d4a1faa54667b7dab5ec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76&x-signature=eUMkyPhkfLbBBVytetqer0M6xUA%3D 李正多(右)、杨振宁、吴大有(中)

科研:涉猎广泛,斩获诺奖

1946年去美国之前,李正道还是个还在读二年级的少年,连中学文凭都没有。因此,他最初只能以见*生的身份在芝加哥大学学*。那一年,李宗道20岁,一个非常有活力、才华横溢的年纪。凭借出色的物理学天赋和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他很快吸引了芝加哥大学的师生。

李先生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核电之父”费米教授,并在其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李大胆创新,进入理论物理前沿,其博士论文因“特殊洞察力和成就”而获得芝加哥大学校长奖。

3c1b8aaa88934adc8eb87fbeafab783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76&x-signature=343MW%2F8sQ3kx5lTEHpD6gilP2pE%3D Jeong-do Lee 在芝加哥大学

获得博士学位后,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物理研究。 1956年,年仅30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成为哥伦比亚大学20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此后,李正道在理论物理研究中犯下了“作弊”的错误,屡屡产出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还对广泛的研究领域感兴趣,包括基本粒子的设计、量子理论、天体物理学和流体力学,尤其对先进物理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共同提出普适费米弱相互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并因发现非宇称守恒定律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还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的不可重整化电磁相互作用。然而极为遗憾的是,这个“最佳拍档”最终因“签名”问题分道扬镳,再也没有合作过。

20057fbd275b40009f9a62e9d6ad5eb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76&x-signature=mTdpfcSbxKk6PuL1kP%2FFOt9S20Y%3D 李政道、杨振宁荣获诺贝尔奖

除了获得诺贝尔奖之外,李纲道提出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理论,创建了强子结构的孤子袋模型理论,奠定了离散力学的基础。他还研究了中微子。在映射矩阵、高温超导玻色子性质、暗物质性质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评论道: “总的来说,一个人一生能够在一两个学术领域进行重要研究是令人惊奇的。很少有理论物理学家的研究领域如此接近,在所有领域都能找到许多值得教科书般的著作。”理论物理学.在不同时期处于理论物理学的前沿。 ”

李正道的研究员生涯以勤奋自律着称,即使已年近90岁,仍继续致力于科学研究并发表论文。正是因为这种对科学的纯粹热爱,他一生都在追求,不肯停下。

然而,值得他付出生命的不仅是科学,还有他始终牵挂的祖国。

d7be217add6c44b3be579ae201e80a40~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76&x-signature=jCunwY%2FpWDWvJsSbetxgZVJgbO0%3D 李正道先生、仇光兆先生(左)

报国:牵线搭桥,培育英才

即使隔着大洋彼岸、千山万水,李政道始终关注、支持祖国的科学发展,为培养物理学人才竭尽全力。

1972年,中美关系出现裂痕,李政道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热烈欢迎。当周总理提出“我希望为解决中国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做出贡献”时,这句话激励他踏上了终生的旅程。他不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而且全部亲自实施。搭建人力资源开发平台。

1974年,李政道先生在会见毛**时,提出选拔有特殊才能的青年人进行系统、科学的培养,得到毛**的认可和重视,青年班由此产生。 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动设立少年班,至今已培养了数百名各领域的精英。

为了激励和培养中国的物理人才,李政道排除万难,搭建了大学生出国留学的平台,设立了中美联合物理项目,选拔优秀学生来华留学,设立了研究生入学考试。 (CUSPEA)项目。我们。同时,李正道先生以他和已故妻子秦惠珍的名义设立了“秦惠珍·李正道中国大学生见*及继续教育基金”,用于支持本科生的科研支持活动。

04214b6228fa4fee8792321a0215b53b~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76&x-signature=RD5CYyEA0VxphAiUJeToiJe5xOM%3D 李正道和CUSPEA 项目

迄今为止,李正道的两个项目已培养了数千名才华横溢的青年学者,他每年为此投入大量精力。但他并不后悔。在他看来,“回报我的国家和我的老师是完全合适的,他们为我创造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除了培养高层次人才外,李政道先生还亲自指导中国先进的科学研究,建立了许多顶尖的研究机构和科研基础设施。正是李宗道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大型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并建立了中国先进科学技术中心、北京近代物理研究中心等尖端科研机构。基于建议。并亲自担任该组织的主任。

2016年,仿照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丹麦玻尔研究所等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李纲道研究院。 Sodo Lee 被任命为名誉经理。此时的他已是风华正茂,但仍然关心和支持祖国的科学发展。

李正道为国家科学发展尽一份力的诚意和诚意,确实值得赞扬。

f9f73f9c12f64bf39456836ac66839f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376776&x-signature=YT%2FCuDF9lhsBBqYVGrpBliXWv1E%3D 李正道,北京近代物理研究中心

追求: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如果要问李正道一生中什么是真爱,三件事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妻子秦慧珍,物理,还有我的祖国。

只要你心向往,无论你在东方还是西方,你都不会回头。李正道先生现已96岁高龄,但他仍然热爱生活,继续从事物理研究。

“思考物理需要享受它,何必在意虚名呢?”李正道表达了他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态度,为此我借用了杜甫的一首诗。他不求名、不求利,只是享受自己探索的乐趣,用自己所学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向无与伦比的民族学者李先生致敬!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