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讯 > 高考百科

全国二等奖!与985高校参赛学生同台竞技,思源学子再获殊荣!

小条 2024-10-25

0bc5de519e6a4d37bad8aa5a518acdd0~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461044&x-signature=%2FR7UqXqPgev3l091wLElUKTw7Do%3D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工科生作品《青椒秧苗插秧机》经地预赛评审后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并荣获全国排名第二名。

大赛主题为“机械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和谐自然推动仿生学新高度”,大赛包括——台国产播种、管理、收获等小型专用机械的设计和生产。 ”。 《谷物和10种蔬菜》、《仿生青蛙》和《仿生蝴蝶》旨在提高仿生机器的运动性能。此次比赛共有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32个学科730所高校的5600支队伍参赛,参赛学生超过10万人。经过多轮评审和现场决赛,最终168件作品荣获特等奖(中奖率约3%),267件亚军作品(中奖率约5%)获奖。获奖作品含金量较高。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在教育部、财政部支持下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举办的一项重要竞赛。它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之一,拥有大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最高水平。

西安思源学院将全天开放学校相关实验室,邀请专家指导,并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和一系列全面的支持措施,帮助学生安心参加本次大赛。我会集中精力,全力准备比赛。

c3f9fbf9537c401a858f3f51caa547a9~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461044&x-signature=aQaVXIA5Tr3Sq%2Bl1csIOfHjp3rk%3D“青椒育苗移栽机”荣获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49967dff32224fdba8fc0329d900db35~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461044&x-signature=aLMGMG50JaHroV%2FkTj8qZO5YR7Q%3D“青椒育苗移栽”队员及指导员杨艳老师(后排左三)、张怀秀老师(后排右二)

校际比赛开始后,工学院积极参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有12支队伍参赛:获胜队3支,亚军7支,季军2支。县比赛的物品。其中,工学院张怀秀、杨燕老师指导,刘德斌、张慧哲、赵根峰、柯耀、史显海等参与的作品《辣椒苗插秧机》荣获省特等奖。具有独特的特色和创新性,荣获全国第二名。

8dfb52438d9a4ec2b488bc3a5ab17c6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461044&x-signature=nrrHJ6Pno3lTKD%2F11XpeP4CGRlY%3D 讲师张怀秀先生

此次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与学校长期以来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深化大学生创新教育“赛教融合”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密不可分。杨波等校领导将在宋旭定院长的指导下,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高度重视本次大赛,视本次大赛为契机,加快学校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扩大学科竞赛社会影响,标志着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重要转折点。并高效地合作。 “请参赛队伍有序、高效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张怀秀讲师表示,此次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校和大学的大力支持和保障。只有Sai老师和学生才能尽心尽力地进行设计和制作。 尽管该机在生产过程中多次测试失败,但参赛设计团队在张怀秀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不断调整设计方案,优化制造工艺,克服了重重困难。来自985学校、211高校的众多学子克服重重障碍,同台竞技,最终压倒了评委,获得全国亚军。 张怀秀博士说,“该机的独特创新之处在于巧妙地利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来模拟水稻插秧运动,与精确控制插秧桶开闭时机的凸轮机构相结合。”插苗装置和自动行走装置,可以一边前进一边完成青椒苗的移栽,使其他青椒苗的移栽变得高效、轻松,也可用于蔬菜的移栽。移栽苗也间接降低了人工成本。

1e0b848d09c94bd1869e2be700583d30~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461044&x-signature=2WeZcqtw%2Bt1swHiZk45UyaP%2Bm1o%3D 刘特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

“当得知我们的项目在全国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的时候,我既兴奋又感动。在准备过程中,杨老师经常用她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来引导我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关注。他们注重细节,总是注意到我们忽略的小细节,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情况,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帮助我们在整个比赛准备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 ”,回顾了赛事的准备工作。工学院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刘特斌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0ab07bb45f414730b6a260c2d946ab8c~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461044&x-signature=osoOhm%2F2dGPvh5E4WuBJY3oYK9k%3D 张喜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

“大赛的时间限制非常严格,而且我们的项目也比较复杂,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制作、调试等多个环节。高效利用时间,这样我们就划分了每天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其中一名成员是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另一名伙伴是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由2人组成。我们的工艺和智能制造工程专家将负责整个项目的电路部分,最后的组装将由我们完成,因为我们每天都有完整的课程。为了按时完成学业,我经常在周末创作和测试作品,有时晚上学*后还去实验室加工零件。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我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展示各自的优势。这种难得的友谊和团队精神将成为我青春时期最温暖的记忆。 ” 工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经验,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让我想起了团队成员的坚韧和对梦想的追求。

45f0d172d0d045fc8981bc3d0014f535~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461044&x-signature=5dqZLWb1TuT5V6eWndE0%2B6X%2BgG8%3D 赵庚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

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赵耿峰谈起自己的获奖经历: “从准备到整个颁奖过程,讲师们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比如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当一个零件的加工精度很难达到要求的时候,或者当我们过去进行运动的时候。当结构的轨迹与设计不符时,两位老师总是耐心地倾听我们的困惑,并给出建议、调整和优化,两位老师用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审查和修改。这段经历不仅给了我成功的喜悦,也让我在与其他老师的合作中深深体会到了他们的忠诚和友谊,这种深厚的感情将继续激励我继续追求卓越。”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21届毕业生柯耀和石显海表示,这个奖项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是对他们学以致用的体现。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激励和促进。

“这次比赛让我有机会结识了来自不同院校、不同背景的优秀团队和专业评委,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我不仅开阔了视野,也了解了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最新发展。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将帮助我完善自己的职业道路和未来职业的整体素质。柯耀向我们讲述了他获奖的喜悦以及他对未来的规划。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他的热爱。对于学术界和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目前,我作为一名四年级学生正在参加校外实*,并参与设计产品的组装,获得这个奖项不仅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而且对我的工作也充满信心。我对组装设计产品的理解加深了。”这种成就感让我觉得只要付出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而且只要有勇气不断尝试,就一定能够进步。我的信心和动力。您将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1级”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施贤海将这份荣誉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

西安思源学院长期以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使命,始终坚持“以竞赛促教育、以竞赛促学*、以竞赛促改革”的办学理念。构建完整的校级竞赛和省级竞赛体系,并通过一系列赛事的经验积累,级别赛、国家级竞赛等三级竞赛教育体系已成为世园的特色。我是否显着提高了我的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等,对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培养理论扎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贡献社会。

517019c43f35484dbaa809cd76d9b679~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0461044&x-signature=4PE4jIZvbNX4nZYrQdtzMI6Qfi4%3D张怀秀老师(左三)指导学生比赛准备

张怀秀老师向思源市的同学们寄语如下: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创新思维是一种敢于打破传统、挑战常识的思维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创新思维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必备素质。创新的过程并非没有挫折和失败,但我们必须勇于面对挑战而不放弃,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修正思想,勇敢前行。 @思源同学,只要相信自己,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创新成果。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