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湖北新课改登陆平台 湖北新课改网登录平台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① 在自考报名时间内:考生在当地省教育考试院注册新生账号、登陆、开始报名。
② 新生就选好自考专业,进行注册报名,报名成功后,在指定时间内去自考办现场拍照确认
③选择当次考试要报考的科目,进行科目的报考缴费。考生直接进行第三步选择报考科目就行了。
二、参加考试
④ 考试开考前一周可以网上打印准考证(部分省有考试通知单),根据准考证上的考点安排去相应的考点参加考试。
⑤ 考完试后预计一个月时间会出成绩,出成绩后去官网查看自己的成绩,60分合格,不满60分的需要重新再考,直到全部成绩都合格后才能申请毕业。
⑥ 大部分省份一年安排两次自考,每次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相应的考试科目。
三、申请毕业
⑦ 全部课程考试通过后,可以申请毕业,毕业证是盖自考办的公章和主考院校的公章。自考毕业证是国家统一颁发的,含金量仅次于全日制,不属于任何一所学校。
⑧自考毕业申请分为自考专科和自考本科
自考专科,考完所有科目即可申请;
自考本科,在所有科目考完后,还有论文答辩,答辩完成申请毕业。如果你想拿学位证,正常是在毕业后一年内申请,看各主考院校的规定。
⑨自考本科可以努力考个学位证,学位证只有学校的公章,可以提高你自考本科的含金量。并且后面考研、考公等多少都会用到。
⑩ 社会自考生是没有学籍只有考籍的,申请毕业后一两个月能在学信网上查到自己的学历信息。
自考本科的优势:
第一:湖北的新课改政策,有原来的所有科目都要考变成了学分制度,而且还有选考科目,所以如果你有弱势科目的话完全可以避开!
第二:只要你有专科毕业证,报考专科或者本科都可以免考公共基础课三门。如果你有其他一些证书的话,还可以免考更多!
第三:湖北助学班的加分政策是个非常大的优势!加分之后,最终的成绩=网络加分30%+考试成绩70%,而网络加分一般可以拿满分,所以想要及格的话,考试成绩只用42分就可以了!
自考本科报名入口:
线上报名:学生联系招生老师,将报名资料报名信息给到招生处李老师,原件+蓝底电子登记照片,招生老师给录入系统,注册成功后,会发给学生注册回执单,学生确认无误,加班群,缴费,辅导员寄书本资料,开通学*账号,报考。
线下报名:对于心中有不放心或是不清楚的,可直接到自考学*中心报名。学生本人带原件+蓝底电子照片,到办公室找李老师报名即可,当场可以完成注册和缴费,领取书本,加班级群,辅导员安排学*。
备考有窍门。就是看书看书再看书,做题做题再做题。尤其是那些基础性的、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熟记!其实,考试还是考的基础性的内容比较多!
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
根据《开展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工作方案》(市教育局20**年12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我校作为省示范高中,要以“做早、做好、争优、垂范”的思想认识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满足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建立健全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总体组织协调和管理制度,形成市、县、校三级联动、多方协同、完备的推进机制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校本培训和教科研工作,培养具有教育信息化素养的教师队伍。
(一)到20**年10月底,完成与国家、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工作,实现教育资源平台规模化应用,教师网络空间学*达100%;建设4个(学校1个,各年级1个)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智慧教室、专递课堂;上传优质课堂录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总结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的经验。
(二)到20**年底,通过校内赛课的形式确定我校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具体人员。收集整理他们在备课、教学、教研、培训的录像资料,建立优质教育资源资料库。
(三)在全面完成“三通工程”的基础上,到20**年6月底,全面提升我校教育资源应用水平,建成全校师生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校环境,并探索我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争取能得到推广。
二、工作任务
1.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
校长是试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指导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信息化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2.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
3.建立**网校。(可与电信、襄阳广电联合开办)打造**课堂教学同步的宽带视频、电视视频学校,完整再现**全部课堂教学,名师定向一对一辅导,实时解决每位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大大提高我校知名度。到20**年底,一中校园网要接入国家、省、市平台。探索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运营和维护机制。信息中心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运维支撑体系,做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平台运维和资源支持服务。
4.组织编写《**信息化使用、管理指导手册》,内设教师版、学生版和后勤管理版,定期更新、培训。4月份培训教师,掌握教育信息化必备的技术,学会使用教育平台建立空间、上传资源。争取80%的教师完成任务。通过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水平。
5.信息化小组把利用一课一研录像评选的优质课堂和备课组制作的微课、说课、微课题研究以及组织学校各部门开展课程性活动的资料,采取指导教师上传、部门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优质教育共享资源。
6.建立电子备课室。
7.改造录课室。网络中心硬件升级,建立录课室,对现有教室黑板进行改造,设立双层黑板,能够实现投影仪既可以投影到白板(用于多媒体图、视频播放),又可以投影到黑板(实现纯文本媒体可以与粉笔教学完美结合)。每班配置电脑与数字化校园云平台对接。
8.升级信息中心,成立校园,建立演播室。数字化校园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学*的能力,并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互动式的视像网络教学平台。另外校园可以让学校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对学校重大进行记录宣传,请学校里面各个科目的佼佼者进行学*上的交流以供同学和老师观摩共同学*等等。
9.探索建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激励机制。20**年起,信息化小组用2年时间完成我校学科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每学期统计教师上传资料数量,进行奖励。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列入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并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见附件1、附件2)
10.结合“一课一研”,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根据国家、省的要求,20**年在国家、省、市平台上“晒课”的教师数分别占全体教师总数的30%、50%、20%,每学年度评选一批“优课”,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省级“优课”评选。
11.加强“三课堂”建设。组织我校名师**等和特级教师**等,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湖北省课改名校合作建立“名校网络课堂”,给我校学生带来信息化的教育资源,也为教育信息平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20**年底,总结建设“智慧教室”和“专递课堂”的经验。
12.积极开展教育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是充分利用国家、省级和市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及移动学*设备等现代化信息终端,建设数字化高效课堂;二是邀请名师指导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和交流以及课程设计、校本教材开发等活动。
三、工作路径,工作职责。
附件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培训纲要
附件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核记录表
用户评论
终于来了!湖北新课改一直都很期待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网上学*资源都集中到这里了?真方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平台的课程资料丰富多样,能满足各位老师的需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登录新课改网需要什么账号密码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下载资料都要一个个找,现在直接在平台上就能找到了?太棒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课改网是不是会定期发布最新的教育政策和动态呀?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新课改网能成为湖北地区教师交流互动的好平台!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这个平台还有在线学*资源,真希望能及时获取到。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课改在湖北落地了,是个很好的进步!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台的功能很齐全吗?需要哪些技能才能更好地使用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有专门的板块分享优质教学案例,互相学*呀!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老教师来说,新课改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北新课改网是不是对学生们开放的?能不能在上面找到一些练*资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平台会定期进行系统性更新吗?软件使用流畅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平台能与学校教学工作更好地结合,提高教育质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课改网有没有相关的培训课程?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平台的使用方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北新课改要以学生为主体,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需求!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新课改平台能搭建更加高效的教师互助和交流平台!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课改网登录方便吗?能否提供一些登录教程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