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代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不管怎样演绎变化,大致上就是一个又一个王朝“兴起”、“鼎盛”、“衰落”、“灭亡”的四部曲,可以说,兴盛衰亡,道尽了封建王朝的全部规律,但从衰亡到再次强大的“中兴”之治,却总是让人津津乐道。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历史上的8次中兴。
一、西汉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 (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1月10日),此时的西汉自汉武帝对外战争结束后,逐渐进入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时,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采用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策略,促进了西汉国力的恢复。换而言之,一度国力衰退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了,这是西汉能够延续200多年的重要原因。
二、东汉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也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出现的治世。众所周知,自西汉末年开始,因为王莽篡位等原因,内部动乱不断。所以,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国力。经过汉光武帝的努力,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刘秀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
三、北魏孝文中兴
公元465年,北魏拓跋弘继位,即献文帝,时年9岁,由冯太后摄政。公元471年,拓跋弘禅让太子拓跋宏,即孝文帝。拓跋宏时年才4岁,冯太后继续摄政。其两任间,实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使北魏如王观国所谓“王道衰而有能复兴”,统称“孝文中兴”。
四、唐朝元和中兴
由于唐宪宗在位使用了元和这一年号,所以得名。唐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治理”,都当作效法的榜样。对于唐宪宗这位皇帝,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从而形成了“唐室中兴”的盛况。
五、唐朝会昌中兴
因为唐武宗的年号会昌而得名,唐武宗即位后,知人善任,倚重宰相李德裕,澄清吏治,削弱宦官、藩镇势力,从而取得了会昌中兴的局面。
六、唐朝大中中兴
在唐武宗之后,唐宣宗在位期间,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还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在此基础上,不少历史学者认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中兴”或者“大中之治”。
七、明朝弘治中兴
弘治中兴指的是明朝在明孝宗朱祐樘治理下出现了的短暂而辉煌的“治世”。众所周知,明孝宗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由于他宽厚仁和的品行,使得弘治一朝出现了君子众多、君臣关系融洽等特点,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明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成化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在此基础上,该时期是明代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之一,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弘治中兴。
八、清朝同光中兴
“同光”指的是清朝后期的同治帝、光绪帝。这两位皇帝在位时,清朝与列强初步和解,轰轰烈烈开展“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以此延续清朝的存在时间。但是,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种“治标不治本”的中兴就是纸糊的窗户纸,一捅就破。等到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一败涂地,这也意味着同光中兴的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